1.车圈半年大:一场疫情,让谁“现形”?

2.拒绝自燃的“刀片电池”诞生 王传福是想让比亚迪独步江湖吗?

3.宁德时代市值冲上万亿

4.胡笳是什么人?澳弘电子监事

5.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

6.动力电池狼烟再起,比亚迪祭出刀片电池大杀器,宁德时代如何接招?

正道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_正道汽车2020年最新消息

人说,电池已经到达瓶颈,电动车频繁自燃即是证明,下一步应该在更大的范围普及充电桩,但也有人说,电池技术即将突破,电动汽车未来的使用场景与燃油车无异。汽车的电动时代,安全高容量电池是一个绕不过的坎,也是电动汽车能否真正替代燃油车的核心,在电池技术到达天花板之时也可能意味着新技术的爆发奇点时刻不再遥远。

文丨AutoR智驾 王硕奇

连日来,动力电池领域新闻不断。

这些声音既牵动着消费者,也影响着资本市场。

5月13日,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新能源对外宣布:今年底,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将终于从实验室走向实车,广汽新能源埃安车型将搭载相关技术成果。

“基于广汽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而研发的“超级快充电池” 已经完成电芯、模组、电池包样件的测试工作,并搭载整车进行了装车大功率充电测试,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均已达到使用标准。

据测试,“超级快充电池”仅需8分钟就可以将电池充电至85%,充电时间与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当。”

5月11日,宁德时代举行了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并在说明会中表示无钴电池技术研发顺利,这意味着电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4月16日,特斯拉(Tesla)最新发布的一项新专利表明,其寿命达100万英里的电池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该项专利描述了一种新型电池锂化过程,能够提高电池质量、延长电池寿命,甚至可以节省成本,而这份专利的名称为“镍钴铝电极合成方法”(Method for Synthesizing Nickel-Cobalt-Aluminum Electrodes)。

3月2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在发布会上展示了电池最为惧怕的针刺测试,并宣称刀片电池具备的的高安全、长续航、长寿命等特点,将把动力电池的发展路线重新拉回到以安全为本的正确道路上。(详见:《刀片电池:新能源领域的一大步,王传福的一小步》)

四家新能源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前后发布了三种完全不同路线的电池新技术,而新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也恰恰说明了目前新能源的困境——

充电慢,

寿命短,

不安全,

成本高。

而以广汽新源和特斯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所宣称推进的电池技术正好完美地解决了上述四大缺陷。(《这是我听到的最直接最触目惊心的电动车电池安全讲解,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动车没有未来》)

动力电池的奇点时刻真的即将到来吗?

石墨烯的商用前景仍然不明

2010年,石墨烯的发现者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从此成为显学。

2017年,国家工信部制定《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将石墨烯材料技术划为重点发展领域。

不可否认“石墨烯”这个名词正在以越来越多的频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具备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等特性,被认为是提高电池充电速度、推动动力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加入石墨烯电池研发制造阵营, 但一直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物”。

并且越值得期待的产品,越容易被炒作为石墨烯的技术落地,在严格意义上,我们今天能买到的消费品,对于石墨烯的应用依然为0。

2014年据Tesl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lon Musk表示,特斯拉准备将Model S、即将面世的Model X跨界车以及平价电动车型Model 3的性能再度升级。“我们汽车的续航里程将有可能突破500英里”。彼时他在接受英国汽车周刊《Auto Express》的访时如此表述。

然而,Musk并没有透露这个的细节,但是根据众多媒体的报道,用石墨烯制造的“超级电池”有可能是特斯拉实现该的关键。如果认真查找几个国外相关报道,但是无一例外地都说消息源自中国媒体报道。

而最近的炒作也包含了华为的P40将会搭载石墨烯电池,然而至今并没有实现。

事实上,国际锂电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石墨烯电池”这个提法。维基百科里也没有发现“graphene battery”或者“graphene Li-ion battery”这两个词条的解释。

目前,几乎所有的商品锂离子电池都用石墨类负极材料,在负极性能相似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极材料,所以现在锂离子电池也有按照正极来称呼的习惯,比如,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等。

因此石墨烯在电池中的应用有可能是正极也有可能是负极,而由于石墨烯成本是以往材料的几千倍,并不会有厂商把一个电极的材料全换成石墨烯,所以基本就不存在石墨烯电池,只存在“掺/用了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

由于广汽新能源并没有公布技术细节,广汽新能源埃安车型将搭载的“超级快充电池”中,究竟石墨烯是以主材料还是以添加剂的身份出现仍然是迷。

目前商业中的知名案例,仅有三星宣布开发出石墨烯电池,但有评论指出三星的方法和原料就决定了这不可能是个工业化的方案。

此外石墨烯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和工艺,再加上手机电池和汽车动力电池仍有体量难度差异,目前学术上仍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因此广汽新能源的“超级快充电池”不免让人生疑,厂商拿出一台试验车或者手机宣称充电速度极快并没有难度,石墨烯真正的难度在于成本和可靠的商业化技术突破。

而根据现有条件,石墨烯的产业化前景依然渺茫。

快充和安全是一对矛盾,解决了这一问题的企业完全可以不用再生产汽车而只需专注于电池本身即可成为当今汽车行业的关键先生。

我们不拒绝想象力,但残酷的真相比虚的噱头更有意义。

刀片电池专利挂着王传福的名字,大概率靠谱

一个多月前,3月29日,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刀片电池’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对于比亚迪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一直被视为最高级别,至今一直保持着新能源车电池安全零事故。多年来,比亚迪也一直致力于电池安全方面的创新,希望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

在发布会的针刺实验中,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开始剧烈燃烧,稳定性更高的传统磷酸铁锂块状电池,针刺之后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达到200℃~400℃,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针刺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温度维持30℃-60℃左右。

目前国标《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仍然在征求意见阶段,现在仍作为可选项目由企业选择性执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目前大多数三元锂电池无法通过测试。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比亚迪在原有的基础上,比亚迪在电池尺寸上面做了更改,呈现“扁平”和“长条”形状,此外的技术细节比亚迪也没有过多公布。

但结论可以总结为三条:

1、刀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

2、刀片电池整体成本下降;

3、刀片电池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此外,比亚迪也宣称刀片电池已经量产并且将搭载在下个月上市的“汉”车型中。

而企业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作为判断靠谱程度的重要依据。

由于很快要量产,比亚迪也需要在知识产权方面让它得到保护,而一般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利都会写上企业领导的名字。

我们从公开资料可以看见的信息是关于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核心专利上写着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名字。

在逐渐进入夏天的阶段,中国再次发生多起电动汽车自燃,比亚迪从发布技术,很快量产,高度保密的做法,以解决电动车自燃问题为突破口,让一度不被看好的认为走错路线的比亚迪动力电池重回聚光灯下。

但安全和电池密度容量一直是一对矛盾,刀片电池是否已经解决了这一矛盾,在“汉”上市之后相信消费者的评价会是客观的。

慢慢开始自研电池之路的特斯拉

特斯拉目前的电池供应商为松下和宁德时代,但特斯拉意图自研电池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大概率的原因可能是当前市场上即便目前最优秀的电池仍不能让马斯克满意。

目前有报道称特斯拉发布了一项最新电池技术的专利,这一专利相对更加务实,是在以往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特斯拉宣称以前的电池加热方法有时会导致名为锂基板 Li5AIO4 的杂质形成,而降低电池中的锂含量。

虽然可以减少污染,但也会使电池的性能变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斯拉提出了“合成镍钴铝电极的方法”。

如专利中所述,电池将被加热到足以使单晶生长的温度。

锂与其他金属的比例经过修改后,将有限限制第一次加热过程中杂质的形成。锂将在低于第一个加热周期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加热。

参与该专利的研究人员指出,该工艺有助于开发出无杂质的单晶 NCA,使电池可以达到 4000 多次充电周期。

特斯拉在专利中写道,在电池中使用 NCA 电极将使单晶材料无杂质地呈现出来,污染物的减少可能会延长电池的整体寿命,这将帮助特斯拉为其汽车生产续航可达 100 万英里电池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事实上特斯拉的电池一直处于改进的状态,多年来,公司用于车辆和能量存储系统的电池变得更加高能量密度。借助千兆工厂等设施实现的规模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特斯拉接近每千瓦时 100美元的水平。

人们普遍认为,在这个水平上,电动汽车的价格可以达到与内燃汽车相当的水平。

也就是说,特斯拉依然坚持三元锂电池的技术道路,并且在不断的改进优化以及节省成本,目前来看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最为稳妥的方式,虽然根本性的技术突破概率小,但对于一个可持续化的商业来讲,这就是最优选择。

宁德时代:“刀片电池”我们更好,无钴电池研发顺利

5月11日,宁德时代举行了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在说明会上,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的合作细节成为了被投资者提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宁德时代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向特斯拉供货,供货产品将不限于磷酸铁锂或者三元电池,具体取决于市场需求。”

“马斯克告诉我,特斯拉希望自己做电池。据我了解,他们的技术路线对我们不会有冲击。而且我们在共同探讨如何把电池做得更好,以服务新能源事业。”曾毓群进一步透露,宁德时代有自己的“无钴”电池技术储备,目前研发进展顺利,正在想办法搞好供应链,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

此外,宁德时代针对投资者提出的“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刀片电池也是宁德时代 2016 年量产的 CTP(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结构创新概念中的一种,我们已经选择并量产 CTP 结构创新里最优的几种,比如 CTP-0、CTP-1、CTP-2。”曾毓群表示。

目前来看,宁德时代作为中国第一大电池供应商,不仅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发展迅速,在新一代电池研发层面也丝毫没有松懈。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池又含有钴元素,钴元素本身属于稀有金属,是电池组成材料当中最为昂贵的材料之一,无钴电池因为不含有钴元素,所以在电池成本当中费用相对于三元锂电池来说价格会低五分之一左右的价格。

而和比亚迪的隔空对话,由于双方的新一代电池仍然没有量产产品,技术上仍无法对比。

但比亚迪也是隔空回复了一条微博,并且对宁德时代持有怀疑态度。

但无论如何,宁德时代在多品类电池的综合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而电池成本的痛点也是制约新能源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无钴电池技术未来可期。

多种技术路线共存下的发展

无论电池技术的路线怎么变,但它根本的目的是让电动汽车变得充电快、安全高、跑得远。

而多种路线的产生,也正在说明目前的技术道路仍然没有最优解的方向产生,对于国内我们希望找到弯道超车的办法,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想象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但我们不希望为了噱头而去宣称什么,电池技术的发展看似发展缓慢,但即便从2014年特斯拉进入中国起,这六年来,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是翻天覆地的。

但是在层出不穷的电动汽车自燃面前,更需要整个行业一起踏实努力,就如同松下18650电池的容量3.2-3.5-3.7-4.0Ah这样一点点涨。

这种非爆发式的但积累式的进步可能是电动汽车行业可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最佳模式。

动力电池是否迎来一个可预期的奇点时刻?

在没有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下,动辄100%以上的突破,若干年后都可能会成为一个笑话。

但当电动汽车成为一个健康的行业,形成了可盈利的产业链,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商业层面,迎来突破都将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圈半年大:一场疫情,让谁“现形”?

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电动汽车早已深入到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中。无论是接头巷尾一闪而过的电动车,还是纷纷电动化的网约车、出租车,都在告诉我们:电动汽车的使用已经不再难。那么这几年针对电动车热议,“续航问题”、“充电问题”、“安全问题”都解决了吗?

续航毋庸讳言,续航方面,电动车早已是一年一个台阶,NEDC工况续航破500km成为寻常;充电也不再难,半个小时从电量30%到80%是旗舰车型的标配;至于安全问题,依然是电动汽车无可回避的一个难点。或许,这家车企的创新,将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隐患这一终极难题。

刀片电池挑战针刺试验

3月29日下午,比亚迪以线上发布会的方式公布了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下文简称刀片电池)。在发布会上,比亚迪播放了一段三种电池挑战针刺试验的。

的内容是这样的: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

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热失控,开始剧烈燃烧,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传统磷酸铁锂电池在被穿透后无明火,有烟雾从电池卸压阀喷出,表面温度达到了200℃~4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高温烤焦;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甚至无烟雾,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左右,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

针刺测试对国内消费者本来不应该是一个陌生的测试。在2018年1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3项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其中一项是关于GB《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这个意见稿里面,除了取消模块级别的所有测试,对单体电池的针刺要求也取消了。

针刺试验是模拟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热失控、进而爆炸起火的试验方法。针刺测试作为如此经典的电池安全测试方法之一,为何取消呢?

当时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给了三个理由:一、准入管理里面规定暂不执行;二、两个IEC等标准没有用针刺;三、认为针刺与实际失效模式不相符。

归根结底,是由于当时三元锂电池目前占据市场主流,但三元锂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材料(镍、钴、锰)升温速率极高,200摄氏度的温度就将引发热失控。所以由于天生缺陷,无法通过针刺测试。即便如今三元锂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精进,截至目前依然没有一款三元锂电池能通过针刺测试。

也正因如此,从测试标准上来说,针刺测试是被行业公认为最难通过的测试,处于测试金字塔塔尖的位置。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能够通过针刺测试,那么说明电动汽车的底盘便可以承受任何复杂的路况。从这点来说,比亚迪刀片电池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刀片电池”为何能够征服针刺测试

刀片电池通过针刺测试,可以说引爆了网络。动力电池可以做到如此安全,让广大消费者都对电动汽车刮目相看。比亚迪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甚至直接在发布会上表示,刀片电池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重回正道,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为什么比亚迪刀片电池能够征服针刺测试?

刀片电池能够征服针刺测试首先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本身,磷酸铁锂本身结构稳定,热稳定性高,且使用过程中体积变化小。

比亚迪在电池内部在高风险安全位点,使用耐高温和具有优异绝缘性能的高温陶瓷涂层,这样就将安全性能极大地提升。即便是电芯发生内部短路时,一般不会发生剧烈反应,极端情况下仅有冒烟现象。从测试的中可见,即便是针刺,也没有冒烟。

对于比亚迪刀片电池在针刺实验中的优异表现,欧阳明高院士是这样评价的:“刀片电池在真实实验中的表现是非常优异的,我想优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因为刀片电池是一个长条形的电池,所以它的散热面积比较大;另外一方面,当针刺的时候,它短路的回落比较长,所以产热的能力相对要下降。一方面产热下降,一方面散热加强,当然温升速率就会比较小,所以针刺的表现非常好。”

如果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找一个权威的话,欧阳明高院士必然在列。欧阳明高院士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和国际相关重大科技,现担任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汽车”联盟中方首席科学家。2017年11月,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院士认为,未来动力电池要在设计和产品工程方面进行创新。他认为,刀片电池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兼顾高续航、长寿命

安全是动力电池的基石,但是高续航和长寿命才能获得车企的青睐。

我们知道,传统电池包的生产可以分成两个步骤:第一由电池组成电池模组;第二把组装好的模组排布在一个托盘上组成电池包,电池模组里面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只有80%,其他都是模组的结构件。

从模组再到电池包,由于要承载几百公斤的模组,所以需要在模组之间布置许多横梁,来保证整个电池包的强度,再加上其他的结构件,使得电池模组在电池包里边的利用率仅为50%。那么电池倒模组的空间利率80%,再乘以模组到电池包的利用率50%,等于40%。

比亚迪另辟蹊径,电池在作为能量件的同时,也直接做成结构件。比亚迪直接把电池拉长,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包的边框上,让电池同时也变成结构件,直接增支撑电池包的量,这样就既解决了固定的问题,也解决了强度的问题。

相比于过去的铁电池,刀片电池由于形状上的直观变化,使得其可以省去模组及电池包内起固定作用的各种横梁纵梁,直接以一片片排列的方式装入电池包壳体。这一方案使得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60%以上。

刀片电池将电池用无模组电池成组方式,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直接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到了三元锂电池汽车的水平。

过去磷酸铁锂电池以安全环保、寿命长知名,但是成组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锂电池,刀片电池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以比亚迪汉EV为例,汉EV的车身尺寸498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作为一辆中大型轿车,比亚迪汉EV搭载77kWh的大电池,整备质量仅仅为2020kg。这便是得益于刀片电池高比能量的特性,汉EV才能做到电池大车身轻。

此外,磷酸铁锂材料可逆性好、电位低(稳定性好)、充放电过程中膨胀小。据了解,比亚迪刀片电池可充放电3000次以上,行驶120万公里。

动力电池格局将变?

动力电池从群雄并起,到如今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强争霸,两方势均力敌,互有优势。但刀片电池此次在安全方面的大突破,又将竞争态势推向高潮。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说道:“坦白讲,对电池能量密度不切实际的追求,彻底带偏了并且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路线,并且让新能源乘用车的安全口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王传福直指三元材料本身:“过去几年因为电池行业不同企业的技术及品控水平的参差不齐,再加上三元材料本身的特点,电动车的自燃甚至爆燃的明显增多,加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的安全问题暴露无遗。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于行业的跑偏,作为行业的领导品牌,比亚迪要做一些什么?”

诚如王传福所言,高镍811型三元电池推广一年有余,至今无法成为主流,就是源于当前的技术无法解决高镍的易爆性。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三元电池带来毁灭性打击。铁锂电池天然具有安全高、成本低、耐用长的优势,不过铁锂电池致命的能量密度低一向为人诟病。

刀片电池不仅在安全性上更上一层楼,直接通过针刺测试,无人出乎其右。并且刀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与811三元锂电池接近,高体积密度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布置大容量的电池,单次充电可满足600公里续航需求,克服了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的弱点。

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累计增长2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累计下降9.0%。比亚迪刀片电池以安全为营寨,以长续航、长寿命为先锋,这场动力电池路线争霸战,最终的话语权属于谁尚未可知。不过随着刀片电池的入场,2020年的动力市场格局将要发生改变了。

用刀片电池来实行“改革开放”

从自给自足到向外供货,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王传福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国内车载动力电池江湖,宁德时代后来居上出货量及装机量,给了王传福触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取自《诗经.大雅.桑柔》,寓意着诚实有信,踏实精进。比亚迪成立五家弗迪系公司,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对外合作。这5家子公司,分别是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

王传福将弗迪系和比亚迪的关系,比喻成行星和恒星的关系。他希望弗迪系的每一家公司,在各自领域独当一面。坐标深圳的比亚迪,这一场“改革开放”从刀片电池开始。

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5日注册完成,其前身是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早在1998年就已成立。据王传福介绍,刀片电池只在比亚迪汉纯电车型搭载应用,其他车型暂无规划。

高安全、高续航、长寿命,比亚迪有限公司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表示,“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要变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拒绝自燃的“刀片电池”诞生 王传福是想让比亚迪独步江湖吗?

一场疫情,成为了汽车产业的催化剂。2020年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开局不利,汽车行业同样遭受到了巨大影响。汽车行业洗牌,这样的话题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但今年,似乎出现的频次会更高一些。疫情加速了汽车产业两极分化,汽车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但汽车行业的洗牌并不全然因为疫情的影响,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的背景下,汽车领域的变革由来已久。本就进入末位淘汰阶段的汽车行业,此时显露出了最底层的矛盾,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进程。

车企造口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人民措手不及,在防疫攻坚战面前,稀缺的口罩一度成为市场上的“硬通货”。在汽车行业中,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长安汽车等车企纷纷投身到口罩生产大军之中。

从这几家车企悉数转产口罩的举动中,不难看出,拥有数万个零部件,集合了众多供应商的汽车行业,不仅拥有出色的研发制造能力,更拥有完善的供应管理系统和强大的量产能力,这样的实力不仅为顺利转产口罩、缓解“口罩荒”贡献了力量,也凸显出了汽车最强民用工业的霸主地位。

电池针刺PK

今年3月份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时公布的针刺测试对比,可以看出这项测试明显是针对三元锂电池而来的,当时比亚迪甚至宣称“要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让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对此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直言:“电池安全和电池滥用测试是两回事,通过测试≠安全。”

紧接着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就在微博上隔空回怼,此后双方没有音讯。但在5月21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段针对宁德时代NCM811三元锂电池单体的针刺测试,结果电池瞬间起火并伴随巨大的爆炸声。如此一来宁德时代5月22日终于回应了,“不是我不扎,是扎不透”。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新能源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技术层面的进步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动力电池的阵营随着头部车企的偏向,进入到新一阶段的重新划分之中。

东风雷诺退出中国?

4月14日,据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东风汽车与法国雷诺拟将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法国雷诺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东风汽车,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签署了不具备约束力的备忘录。这一备忘录的签署,意味着成立近七年时间的东风雷诺走到了尽头。

紧随其后,雷诺集团也发布了全新在华战略。战略宣布,雷诺在华业务重心将转向电动汽车和轻型商用车领域。按照雷诺方面的规划,未来其轻型商用车业务将通过华晨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开展,而电动车业务将通过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得到开展。

新能源新政策

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公布《四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除继续免征购置税外,《通知》明确在未来两年平缓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力度,机要通信公务购原则上选择新能源汽车,并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

汽车作为产业链极长的一个行业,它涉及到的无论是上下游的制造、中下游的销售与服务,其涉及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范围异常广泛。新能源又是国家汽车产业的战略方向,所以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成为一个长期命题。

合肥入股蔚来

4月29日下午,蔚来汽车官方宣布,正式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根据投资协议,战略投资者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此外,蔚来将向蔚来中国投资42.6亿元人民币。同时,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协议的达成也从侧面体现出蔚来在得到车主与市场的认可之后,再次获得了地方与资本市场的青睐。

大众控股江淮大众

5月29日,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官宣,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根据协议内容,大众汽车将承诺授予合资公司4-5款纯电动车型。该工厂的产量目标为2025年生产20万辆-25万辆纯电动汽车,到2029年实现35万辆-40万辆的年产量。

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宏伟构想来说,江淮目前面对大众的情况正是一个典型:海外企业的介入,一方面会带来技术、制造方面的收益,另一方面又可能从供应链体系、整车份额层面进行瓜分,统而观之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自动驾驶集体落地?

近日,沃尔沃汽车联合滴滴开展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上海试运行,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滴滴主要应用注册后,乘客可以在指定的开放区域内驾驶,包括上海汽车展览中心、当地商业区、地铁站和酒店,即可叫一辆自动驾驶车前来为自己服务。

实际上,在今年上半年,百度的无人驾驶取得了重大进展,无人驾驶出租车在长沙正式上线,但仍处于小范围试运营状态。据麦肯锡报告显示,中国自动驾驶规模将突破万亿美元,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并将使中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流动性利润至少增加600亿美元。

中保研“翻车”

6月12日,中保研发布了某合资品牌SUV的25%偏置碰撞测试。其中可见该车A柱弯折,但中保研并未发布完整测评结果,所以对乘员安全损害的具体数据也无法知晓。随后引发众多网友热议,纷纷担心其安全性。不过该品牌没有回应此事,中保研也未对此事作出评价。

就在大家猜测该车型最终测试成绩之时,6月20日晚,中保研突然可查询该车的测试成绩。出乎网友意料的是,该车成绩平稳,除了耐撞性与维修指数为P(最差),网友们比较关注的正面25%偏置碰撞和测评碰撞都获得了A(良好),其余全为G(优秀)。这件事情先在车友圈炸开了锅,有人直接形容这次测试为“翻车”现场。

商用车股比开放

6月24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将于2020年7月23日起施行。两文件再次明确,在制造业领域放开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其实早在今年2月初,主产商用车的四川现代就已经完成了股份变革的抢跑,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成为其唯一股东,持股比例100%,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商用车企业。目前,国内商用车细分市场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如今,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放开政策即将落地,国内商用车市场走向或更加引人瞩目。

新势力的团灭

近期,赛麟、博郡、拜腾等多家曾被资本市场热捧的造车新势力,不断传来坏消息。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表示,博郡汽车已经没有土地房产可变卖资产,短期内无法正常运营。据央视财经报道,拜腾汽车拖欠员工薪资4个月之久。除此之外,拜腾上海办公室4月撤租,北京办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厂近日也因欠费停水断电关厂。

自今年4月爆发、持续已久的赛麟汽车“举报”后,随即出现的法院查封、员工维权,赛麟汽车王晓麟也频频发文“回怼”,如今国资股东与王晓麟之间的博弈已经变为了一场拉锯战。有人曾经评价中国的造车新势力,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的发力年;而2020年,则会是造车新势力的"团灭年"。

总之,面对经济下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总体态势,面向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发展方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混沌,差异化竞争各显神通,疫情影响下,将出现新一轮的淘汰赛。

文/杨晶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宁德时代市值冲上万亿

技术革新是科技领域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今动力电池也正经历着突破“牢笼“的变革。

3月29日,比亚迪宣布正式推出“刀片电池”,这是这家定位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科技企业的全新技术革新,它将推动目前相对应用较少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是基于磷酸铁锂技术)重新走向主流舞台。因为这款产品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它的诞生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引领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目前全球市场上,三元锂电池最受青睐,尤其是我国,由于政策选择了能量密度这个技术抓手,因此以高能量密度为特性的三元锂电池迅速成为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一众厂商的唯一选择。而随着该种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从100至600公里),也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

但是很多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是受限于材料活跃的化学属性和较差的稳定性,三元锂电池自燃、起火事故在近两年频发,即便厂家从设计实力、流程管理和品质控制上不断提升,也阻止不了这样固有的问题出现。

由此,在增长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与电池安全之间如何平衡一直是困扰业内的技术博弈。

然而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向:动力电池技术的另一极——磷酸铁锂电池以其稳定的材料属性,及电池组更高的整体刚性,更强的抗变形、耐挤压和穿刺的能力,在安全性方面更胜一筹。

只不过受能量密度所限,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能力不如三元锂电池,而比亚迪此次的“刀片电池“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

据了解,虽然比亚迪在自家的新能源汽车上也应用了三元锂电池,但都是选择相对保守的能量密度方案,也成就了其电池安全0事故的纪录,同时亚迪从未放弃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和技术迭代。

此次“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在成组时可以跳过“模组”,大幅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的有模组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高能量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

在大幅提升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以及体积能量密度的同时,由于去掉了“模组”这一层中间结构,使得电池系统的复杂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给用户带来了兼具高安全以及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可以看出,兼顾高安全性及与高性能三元锂电池同等里程的“刀片电池“将成为比亚迪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力产品,并且比亚迪希望将其推广至全行业。对此,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表示:“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而这个“弗迪电池“就是比亚迪向行业推广其电池技术,形成独立销售,甚至在未来单独上市的关键平台(全资子公司)。其实早在2018年年底,王传福就对外宣布将在2022年前拆分电池业务,独立发展并上市。

为此,比亚迪已将深圳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更名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即“弗迪电池“,经营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硅铁模块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等。此次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就将在弗迪电池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的工厂进行生产,目前确定将应用于大型高端轿车比亚迪汉(NEDC里程超过600公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胡笳是什么人?澳弘电子监事

这是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也是一个“电”的时代。]

音乐

最近几天,动力电池退役的话题非常猖獗。

首先,6月中旬,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和谊在2021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出“呐喊”,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退役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

他表示,“按照8年左右的电池寿命,到2025年左右,我国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2022年将有42万吨动力电池需要回收。但我国动力储能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完善,相关电池回收标准和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都需要提前布局。”

一时之间,像“退役的动力电池去了哪里?”以及“废旧电池是否污染环境?”变热了。

随后,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就《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原则上不允许新建梯级利用的大型动力电池储能项目”。

众所周知,退役动力电池通常有两个去向,一是梯级利用,二是拆解回收,国家紧急叫停新建大规模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储能项目。是否意味着不鼓励和支持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而是倾向于通过拆解和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大量动力电池开始退役。准备好了吗?

现有废旧电池处理能力严重过剩。

这是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也是一个“电”的时代。

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爆发期,新跨界玩家、新电动车产品、新电池、智能技术等层出不穷,销量大增,吸引各类资本蜂拥而至,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投资板块。

2011年,中国每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只有8159辆,没人知道十年后,这个数字还能增长166倍。

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580万辆,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虽然这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发展成就,但在电动汽车普及度快速提升之后,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如今迎来了退役的高峰期。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20万吨左右,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78万吨左右。

众所周知,废旧电池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不仅含有镍、钴、锰等重金属,而且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体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电动汽车每年生产2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能否科学有效地回收利用是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

外界担心的是,退役动力电池增量这么大,我们的处理能力能跟得上吗?

其实这是危言耸听。

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数量较多,实际处理能力较高。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能力为120万吨/年,但对应的实际回收能力仅为2-3万吨左右,产能是需求的五六倍。即使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能力预计达到78万吨,也绰绰有余。

“目前国内正规的大型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有20多家,产能充足。现在的问题不是无法处理(退役动力电池),而是无法接收电池。”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气技术分会专家顾告诉大。

在过去新能源汽车野蛮的成长期,在补贴政策的激励下,许多不成熟的汽车进入市场,未能完成使命。“除了比亚迪、丰田等少数车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跑完车辆生命周期后退役的电池。”顾对说道。

此外,随着退役动力电池价格越来越高,一些小企业、小作坊囤货上涨,也导致市场上流通的退役动力电池数量远低于行业预估。

据《深圳商报》报道,深圳市唯一一家被列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深圳干泰能源回收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正处于“电池无法回收”的窘境。

甘泰不是个案。事实上,许多电池回收公司也在努力寻找供应来源。“包括上市公司创业板和深圳干泰,这些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很多工厂都是空,设备闲置。”顾对说道。

能源局为何“叫停”电池的梯级利用?

既然处理能力完全充裕,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退役动力电池,是逐步使用,最大限度发挥退役电池的功效,还是直接拆解电池,回收原材料中的镍、钴、锰等金属?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最后一公里”,退役动力电池的分步利用一度被业内公认为蓝色海洋。

按照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容量的80%可以退役,但退役后的动力电池仍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即使容量只有60%左右,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使用寿命仍然可以达到几个月到几年,形成了巨大的市场。

中国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魏红莲曾预测,到2025年,我国动力锂电池退役量将超过73万吨,其中70%可分阶段使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可以拆解成模块或电池,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路灯等产品,也可以将多个完整的电池组组合在一起,为风力、光伏等场景储存能量,其中后者一度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问题的最佳方案。

据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实验数据显示,一吨磷酸亚铁锂分步骤使用可获得3万元左右,而原料直接回收只能获得1万元左右。一吨三元锂电池通过分步利用可以获得8万元的收益,直接拆解只能获得4万元左右的收益。在收益方面,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也更愿意选择阶梯利用。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储能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储能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能源局为什么要停止新建大型动力电池梯级储能项目?

“目前,全新动力电池(包括磷酸亚铁锂)的一些安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电池也用不好,更别说大容量储能电站了。”顾一针见血地告诉了原因。

这不是基于空的分析,而是铁血存在的事实。今年4月,北京市中心最大的商业用户侧储能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北京市丰台区集美大红门25兆瓦时DC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发生火灾,电站北区突然毫无征兆发生爆炸,造成两名消防员死亡。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事故分析报告中指出了储能电站爆炸的两大原因:一方面,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的根本原因在于电池的热失控,如储能电池的安全性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一般滥用条件下容易发生热失控;另一方面,电池储能系统包含的BMS、PCS、变压器、相关继电保护设备、通信设备等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安装调试过程不规范、设置不合理、绝缘不充分等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一致性管理技术没有取得关键突破,动力电池性能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这也是能源局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储能项目泼冷水的原因。

事实上,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下降,近十年来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了近90%,梯级利用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针对这一问题,顾认为,动力电池厂商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制造不同类型的电池,如锰酸锂、磷酸亚铁锂、三元锂、无钴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半固态电池等。可以在适当的场景中发挥作用。

他提到,“电池不合格或退役后,可以通过干法或湿法处理回收,再带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最终处理,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没有漏洞的闭环。”

电池回收应该从保护中释放出来,推向市场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迎来了春天。但相关电池回收标准和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整个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报告,到2025年,包括分步利用和循环利用两大方向的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预计将达到370亿美元。光大证券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市场将超过1000亿。目前这个市场至少有几百亿。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企业调研数据,截至发稿时,我国从事“动力电池回收”的相关企业有14517家,竞争激烈。其中,国家许可的“正规军”,即具备废旧电池回收资质的企业仅有27家,其余14490家为中小企业甚至小作坊。

如上所述,这27家正规企业产能充足,但却面临收不到电池的尴尬。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退役动力电池流向非正规灰色渠道。

与不合格的中小企业和小作坊相比,正规大企业的环保成本无疑要高得多,在报价上也没有竞争力,导致“正规军”在“抢电池”大战中无法与小作坊抗衡。2020年生产的20吨退役动力电池,只有不到一半会流入27家正规企业。

小作坊企业的优势是操作灵活,但标准化较差,在安全环保方面存在较大隐患。

一方面,这些小作坊回收技术不成熟,设备不齐全,不仅导致废旧电池回收效率低,还造成浪费,拆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爆炸风险。另一方面,在拆卸动力电池和提取金属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液和废渣。未经许可排放污染物的小作坊无法妥善处理这些废弃物,甚至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2021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徐和谊敦促尽快布局中国动力储能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形成相关电池回收标准和产业链。

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是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需要构建稳定有序的秩序,也需要一批能够成为行业中坚力量的龙头企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遗憾的是,即便有“白名单”保护,27家正规企业也未能成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主力军。

27家正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创业板。该公司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2020年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43.9%,为近四年最低。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应取消补贴,使行业真正市场化。”顾认为,只有实现市场化,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才能公平竞争,让真正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成长起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目前,一些地方出台了补贴电池回收的政策,比如深圳,每千瓦时补贴20元。这种经济干预形式在初期可以促进行业发展,但企业过于依赖补贴,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新能源汽车逐渐退出补贴。

电池回收行业也是如此。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考虑取消“白名单”和补贴,提升市场化程度。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制度,加强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监管,提高行业市场化程度,这才是正道。

以上内容由“汽车大事记”上传发布,查看原文。

百万购车补贴

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

胡笳:男,198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于常州新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于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任投资助理;2013年4月至今,于常州和泰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任投资经理、于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任监事;2014年4月至今,于集盛星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任监事;2014年8月至今,于江苏集盛星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任监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顺泰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2016年3月至今,于常州天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2016年12月至今,于江苏骠马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任监事;2018年12月至今,于常州和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于常州和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9年4月至今,于常州澳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任监事;2019年11月至今,于常州常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董事;2019年12月至今,于常州德丰杰正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董事。

动力电池狼烟再起,比亚迪祭出刀片电池大杀器,宁德时代如何接招?

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

 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 SEC 要求,它们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后(2024 年初) 面临立即退市。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

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1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再将理想汽车、百世集团和贝壳等公司加入“预摘牌”名单,这是自3月以来第五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

 具体名单为:知乎、诺华家具、LOVARRA、万春 药业、瑞幸咖啡、极光、Scientific Energy、中国食品、Value Exchange International、泽尔西西医疗集团、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中比能源、中网载线、尚乘国际、百世集团、理想汽车和贝壳。

 SEC声称,上述17家公司提交申辩的截止时间为当地时间5月12日。

 根据SEC此前公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的公司需要在(自披露第一份年报开始计算、且2021年当做第一年)三年内提交SEC需要的文件。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要求,理论上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后(2024年初)面临立即退市。

 此外,由于申辩日期截止,富途控股、Nocera、爱奇艺、百度和凯信远达医药已从“预摘牌名单”进入“确定摘牌名单”。这五家公司是第三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

 去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出台新规,要求在美国证券上市的中国公司应披露其所有权结构和审计细节,即使信息是来自相关外国司法辖区;该规则被认为是响应美国国会于2020年12月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

 外交部对此表示,美方的有关做法是对中国企业政治打压的又一个具体行动,也是美方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的又一个具体表现。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方始终认为,在资本市场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有关各方开诚布公地就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议题,加强对话与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将证券监管政治化,损人害己,将使美国投资者失去投资许多世界上增长最快公司的机会,也将使美国专业服务机构失去许多业务机会。美方应认清形势,为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而不是设置重重障碍。中方将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在今年3月中旬举行的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上,金融委强调,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2

 周四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再度将17家中概股公司加入“预摘牌”名单。这是 3 月以来第五批被纳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公司。

 HFCAA 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因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连续三年无法对其进行适当审计,则该公司将从美国退市。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 SEC 要求,它们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后(2024 年初) 面临立即退市。

 新加入“预摘牌”的中概股具体名单包括:知乎、诺华家具、LOVARRA、万春医药、瑞幸咖啡、极光、科学能源、中国食品控股、Value Exchange International,Inc、泽尔西西医疗集团、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中比能源、中网载线、尚乘国际、百世集团、理想汽车、贝壳。

 此前,3月8日,SEC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5家企业列入“预摘牌名单”;3月23日“预摘牌名单”新增微博公司;3月31日百度、爱奇艺、富途控股、凯信远达医药和Nocera五家公司被纳入名单。

 4月12日Microvast(微宏)、中汽系统、大全新能源、康乃德生物、金融壹账通、绿图生物科技、生物、搜狐、影汇、、Logiq和诺亚控股也被纳入“预摘牌名单”。

 据了解,SEC当前推进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主要是向外国公司索要审计底稿,然而大多数外国公司原先都将审计底稿进行属地管辖。

知乎、理想等17家公司再被SEC列入“预摘牌”名单3

 根据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网站最新披露,知乎、理想汽车等公司加入“预摘牌名单”。

 SEC网站披露的具体名单显示,知乎、诺华家具、LOVARRA、万春医药、瑞幸咖啡、极光移动、Scientific Energy、中国食品、Value Exchange International、泽尔西西医疗集团、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中比能源、中网载线、尚乘国际、百世集团、理想汽车和贝壳均被纳入。

 对此,贝壳方面表示,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股东的利益。公司将继续确保遵守中美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在纽约证券的.上市公司地位。

 SEC网站截图

 SEC称,上述17家公司提交申辩的截止时间为当地时间5月12日。

 此前,已有四批合计23家公司被列入所谓的“预摘牌名单”。若公司无法证明自己不具备被摘牌的条件,则会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对此,多公司紧急回应。

 富途控股发布声明称,一直关注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的相关要求及评估其对公司的潜在影响,并积极探索维持公司上市地位的方案,进入暂时性名单并不意味着公司的美国存托股票将会于近期被强制摘牌和退市。

 爱奇艺回应称,这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之前已公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的一个常规程序,我们一直对此持续关注。进入暂时性名单并不意味着公司的美国存托股票将会于近期被强制摘牌和退市。我们将积极谋求解决方案,保护股东利益。

 百度发布公告称,一直在积极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在纳斯达克市场及香港联合有限公司两地挂牌。

 搜狐表示,确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公司列入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认定名单,不打算对SEC的临时认定提出异议。同时搜狐表示,正在探索可能将ADS退市的选项。不能向投资者保证,退市或取的替代方案(如有)不会对ADS市场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正在探索其他行动方案,但尚未确定公司可能取的行动。

 18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发布朋友圈称,搜狐公司没有要退市。

 3月31日,证监会曾对此事进行回应,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了解,这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外国公司问责法》的一个正常程序,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2012年,国际锂电巨头美国A123破产,标志着磷酸铁锂电池走向没落;如今,比亚迪用“刀片电池”又将磷酸铁锂捧回了风口浪尖。

3月29日,比亚迪在线上发布会上,首次对外公布了“刀片电池”顺利通过“针刺试验”的完整测试,业内热议许久的比亚迪“刀片电池”终于露出真容。

刀片电池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结构创新,在成组时跳过“模组”,大幅提高体积利用率,即在有限的汽车空间内安装更多的电池,从而在续航里程上媲美三元锂电池,而其高安全、高寿命、低成本等优势,是当前三元锂电池所不具备的。

亮出刀片电池的比亚迪野心满满。“刀片电池将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并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

为重要的是,在国际上,燃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主流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几经沉浮,唯有中国还具备完整且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如若磷酸铁锂重回赛道,将为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奠定基础。

不过,截至目前,真正规划使用“刀片电池”的,仅有比亚迪汉纯电车型,而其他车型暂无规划,“刀片电池”是骡子是马,还要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磷酸铁锂:重回赛道or拨乱反正?

目前,乘用车以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为主,客车则以磷酸铁锂为主已是业内共识。不过自今年起,磷酸铁锂重回赛道的呼声越来越高。

2020年1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首次透露比亚迪最新的秘密武器:刀片电池,打响了磷酸铁锂复兴战。

2月,特斯拉称将购宁德时代无钴电池,部分专家分析得出,该无钴电池其实就是宁德时代最新的磷酸铁锂CTP电池(与比亚迪刀片电池同一种技术)。一时间,磷酸铁锂相关企业纷纷涨停,反之钴业公司则全线大跌。磷酸铁锂复兴呼声一路高涨。

如今,比亚迪“刀片电池”浮出水面,磷酸铁锂重回赛道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而为了更好的迎接磷酸铁锂王者归来,比亚迪还为“刀片电池”赋予了新的意义,即为动力电池行业拨乱反正。

在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对电池能量密度不切实际的追求,彻底带偏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路线,并且让新能源乘用车的安全口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比亚迪一直希望将动力电池的发展引回正道,刀片电池的发布就是要纠偏,刀片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王传福强调。

确实如此,“刀片电池”在安全性上有着极大的优势。磷酸铁锂在材料本身上就具备安全优势,而“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升级,其薄片形状,使得钢针刺入后发生短路的程度较小、异常热量较少,同时“刀片电池”还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

这意味着,搭载“刀片电池”的汽车在破损严重的情况下电池也不会起火。也因此,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自信宣称,“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不过,由于锂电池本身的化学特性,绝对的安全其实是不存在的,但企业通过材料改进、结构创新等方式,将自然概率不断压缩趋近于零,却是可以做到,这或许就是“刀片电池”的意义,比亚迪用“刀片电池”捍卫安全底线。

“刀片电池”出鞘?比亚迪能否扳回一城?

尽管“刀片电池”声势浩大,但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其实是充满遗憾的,由于产业闭环模式,比亚迪错失了动力电池市场扩张黄金期。

2017年以前,比亚迪一直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直到2017年凭借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突飞猛进,宁德时代完成了对比亚迪的超越,且两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2019年,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仅有宁德时代三分之一。

不过,随着比亚迪越来越放开,长达近二十年全产业链闭环的技术积累或将扭转这一劣势,尤其是“刀片电池”的发布。据比亚迪有限公司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透露,“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刀片电池”是比亚迪首创,但该技术路线并非比亚迪独有。据了解,比亚迪电池业务最大对手宁德时代,已于去年底发布了磷酸铁锂CTP电池,与“刀片电池”技术不谋而合。

由于缺乏两款产品技术参数,暂且无法对比宁德时代CTP电池与“刀片电池”优劣,但动力电池市场份额领先的宁德时代,始终是比亚迪冲击市场的最大对手。

除动力电池外,比亚迪还有诸多新能源业务受制于垂直整合模式,错过了市场先机。本次“刀片电池”发布会,比亚迪以“出鞘,安天下”为主题,除了强调以安全为电池行业拨乱反正外,或许还有彻底放开产业闭环,以近20年技术积累搅动新能源供应链风云的意味。

近日,比亚迪正式宣布成立5家弗迪公司,分别是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模具,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5家新成立的“弗迪系”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研发的所有业务。

事实上,早在2017年,比亚迪就已经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2017年5月,比亚迪宣布将比亚迪汽车电子业务剥离原有体系,独立旗下第二事业部,并将动力电池对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重新建立开放式供应链体系。

2018年9月,比亚迪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从电池开放走向全产业链开放。比亚迪宣布逐步开放系统内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同时比亚迪电动汽车e平台所有技术,将全面对外开放。

长达近二十年全产业链闭环的技术积累,是弗迪公司面向市场的巨大优势。但也正因为从未直接参与过市场竞争,如何得到同行认可,是弗迪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

正如弗迪模具相关负责人所表示的,“最大的挑战还是我们市场化后客户的认可。因为我们市场化的时间不长,客户对我们的认可,以及市场对我们的认可是我们下一步还要努力的方向。”

“刀片电池”已正式出鞘,比亚迪电池业务,乃至整个新能源供应链业务能否在彻底放开后,后来居上,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