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汽车售价已出,整体看下来售价算贵吗?

2.小米与奔腾合作推出小米汽车的性能怎么样?

3.“小米汽车”真的来了?8.98万,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

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suv亮相怎么样啊_小米汽车你敢开吗

小米公司在前一段时间内是宣布将会进军汽车产业的,而且也的确投入了比较多的资金,并且也会想要花十年的时间来让自己打造一个汽车市场,并且也想要让自己打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小米公司宣布的这个事情是让很多人都比较开心的,而且也是让很多人都比较期待的,小米公司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尽快地产出自己的产品。雷军表示小米首款车将为轿车或SUV,小米造的SUV会出圈吗?我觉得会出圈,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小米造的这款汽车肯定会有更多的创新。

其实在我看来,我认为小米造的SUV是会出圈的,因为我觉得小米造的这款汽车肯定会有更多的创新,而且也能够有更多的创意能够更好的去行我们消费者的注意,并且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喜欢小米造的汽车,而且小米造的汽车也能够有更多的优势。

二、小米造的这款汽车肯定会运用更多的科技。

当然我认为小米造的这款汽车也是会运用到更多的科技的,而且也能够有一个更高的科技水平,能够让这款汽车有一个更高的功能,并且能够有一个越来越好的竞争力,能够让小米造的汽车有一个更强大的动力。

三、小米造的这款汽车肯定能够有更高的性价比。

我觉得小米造的这款汽车一定会出圈,因为我觉得小米造的这款汽车是能够有一个更高的性价比的,而且也能够有更多的和优惠,能够让消费者更加喜欢,而且也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满意。我认为小米造的这款汽车一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受欢迎的程度。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小米汽车售价已出,整体看下来售价算贵吗?

——"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

随着3月30日小米集团的官宣,小米造车终于尘埃落定。之后两天,至少有手机圈、 财经 圈、 汽车 圈,甚至包括消费电子圈,"四大板块"联动,刷屏小米造车。小米这些年积攒的人气可见一斑。

所以,我们对"小米凭什么造车?"的答案几言蔽之即可,仅作为后文铺垫所需。爆款新闻的价值,涨跌都同样快,大可不必为此流连忘返。

第一、有钱。

小米当期现金余额1080亿元。雷军说,"我们亏得起"。遵循,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达到100亿美元;

第二、有人。

小米目前有超过1万人的研发团队。并且,基于智能电动车业务还将扩充5000人;

第三、有产业链。

小米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从小米手机到小米居家,再到小米笔记本等等,丰富的小米产品谱系,帮助小米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以及生产、制造体系;

第四、有拥趸。

不久之前,小米在一个近2万人的米粉群体展开智能电动车立项调研,有超过92%的米粉支持小米造车;

第五、有朋友。

从2013年雷军拜访马斯克之后,雷军个人+顺为资本+小米集团,利用7年时间,先后投资了50家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如果算上芯片产业,粗略估算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由此,上述五点深度赋予了雷军"不成功则成仁"的勇气。

——"将押上人生所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造车而战"。

——这就是雷军关于造车最笃定的态度。

当然,雷军的这句话用了当下互联网 科技 大亨们"撩拨"粉丝时的惯用话术,打打感情牌,无可厚非。

但,小米造车,成立全资公司,不合资,不融资,雷军亲任CEO,这倒是实打实地奔着"大力出奇迹"的方向去了。

小米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

这个问题,雷军目前没有明示。

但小米10多年来,用门类繁多的产品共性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当靠谱的答案:

——"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不出所料,小米 汽车 仍然会沿着这个思路实现量产。更遑论,距离小米 汽车 上市之日尚有些时日。

届时,几近白热化的纯电车的续航之争已经逐渐冷却,"马太效应"让市场上80%以上的纯电车产品在工程深度上大致相当 ,留下来的,就是"智能化"的较量。

——这应该也是小米所期望的结果。

小米一定会把它所具备的 科技 品质成功注入 汽车 之中,成为其强大的产品基因。通过走量,通过软件盈利模式,反哺硬件的"微利"。于是,性价比极高的小米 汽车 ,还被辅以炫酷的玩法,一如当初全网疯抢的红米手机一样。如此,小米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怎么造车才最大可能性的保证成功?"才是摆在小米面前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毕竟,之前小米不是一家专门 汽车 制造商。

谁来"替"小米造车?

估计这个问题一旦被提出来,首先招致"驳斥"的,就是这个"替"字。

自建工厂还是找人代工?

自建工厂?

当然可以,特斯拉不就是这么干的吗?新势力造车中威马也算是自建工厂。

且自建工厂的好处,显而易见。手握绝对的自主权,品控上相对可以更有把握。当然,对于造车成本的管控,也会更有力度。

但是,小米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自建工厂的选项大概率会暂时排除。

第一,"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看起来巨大。

但对于从零开始造车的小米而言,如果在考虑另行招募5000人研发团队所产生的费用,研发项目本身的费用,平台建设费用等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自建工厂的巨量投入,可能这100亿人民币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事实上,即便是蔚来找到了江淮代工,在2018年,蔚来也烧掉了240亿的现金储备。也就是寄希望于产品上市之后,销售符合预期,否则小米那100亿前期投资也不见得有多宽裕。

所以,初期预算与自建工厂的项目不符合。

第二,按照目前小米的规划,预计新车于2023年上市。

如果自建工厂成立,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小米还需要搞定产销资质,从申请到审批,从审批到获得生产资质,从获得生产资质到进入工信部产品名录,从进入名录到获得销售资质,这中间是要花时间的,也无法预计那个环节会出状况。

所以,进度规划也与自建工厂的项目不符合。小米造车,就这样,被诸多力量牵扯着,必然走到了寻求代工的赛道上去。

事实上,后来者有后来者的优势,蔚来、理想、小鹏为了产品快速达成上市目的的作业,小米还是可以抄一抄的。

最有可能找比亚迪代工?

之前,坊间传出长城代工小米造车的消息。但很快被双方否认。

事实上,长城代工的可能性极小。

长城手中的柠檬、坦克两大造车平台并非纯电平台,不能为小米所用。而长城的ME纯电平台+咖啡智能技术架构,倒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但是长城已经和宝马合作,合资公司光束 汽车 正在为纯电MINI的量产而努力。

更何况,长城还有氢能源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估计很难抽身顾及其他。

不是还有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吗?

这些国字号的队伍,除了运作机制上的限制之外,分别还有各自不能代工的原因。

长安的高端纯电平台还在研发中,自顾不暇,可以Pass;上汽在忙着R品牌的建设,更遑论上汽—阿里的智己 汽车 也需要占用大量,条件不允许;广汽埃安刚刚独立,正在"心高气傲"中,心不在此;北汽的条件倒是具备,只是小米会不会因为北汽的品控问题而被吓退呢?

所以,回头来看,似乎吉利和比亚迪最有可能。

吉利不仅手握SEA浩瀚智能架构,而且刚刚成立的极氪 汽车 ,本身就具有开放、包容的战略特性。双方各取所需,完全可以一拍即合。但阻断二者合作可能性的,可能恰好也是SEA架构。

作为全球智能造车的顶级架构,SEA的高智能化、拓展性、灵活性、成长性决定了当期内,其旗下产品的成本不可能低。所以,才有了首款产品极氪ZERO超过30万元以上的预计定价;所以,目前吉利品牌、几何品牌旗下的纯电暂时都还不能启用SEA架构。

反观目前小米产品的特性,"性价比"不都是始终需要保留的特点吗?小米造车与吉利SEA架构目前还不在一个频道上,只好暂时放过彼此。

更何况,百度已经与吉利接上茬儿了,小米再掺和一脚也不合适。

如此,比亚迪或许成为小米最终的选择。

比亚迪和小米很像,二者都在各自领域建立了全产业链生态。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自研芯片、E平台、国际化设计团队,电控、电驱技术……都让小米欲罢不能。

还有,二者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9年,小米把"最佳战略合作奖"再一次颁给了比亚迪;

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谋求上市,并开启多轮融资,小米表现得相当积极,早早稳坐股东的位置;

甚至,就在小米造车官宣后的第二天,比亚迪官方以《全面合作,襄助小米生生不息》为题遥相呼应。

虽然内容说的都是小米手机的事,但在这个"过于巧合"的时间节点,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更有意思的是,4月1日下午,比亚迪王传福由雷军陪同,造访小米北京 科技 园的照片在坊间流传,两位大佬是要把小米造车由比亚迪担纲的事情彻底坐实吗?

然而,必须要为上述泼一瓢冷水的是,事实上,比亚迪为小米代工造车的"故事"早在去年年底就随着小米造车的消息一起发酵,且有板有眼,连同车型、车名、价格和盘托出。

对此,2020年12月,比亚迪在其"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平台回应,目前比亚迪针对相关信息已依法取证,后续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企业声誉。望广大网友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比亚迪内部人士也明确表示,对此事没听说、不知情。

对上述文字加以推敲,比亚迪的反应确实够强烈。

如果此事只是没有官宣,而被流传,比亚迪大可不必用"依法取证"这样严厉的词汇。看起来确实不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简单直接。

无论怎么看,小米要是选择代工模式的话,比亚迪都是最有可能的目标。

小米会选择"第三种"造车方式吗?

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外媒消息,3月29日,丰田与特斯拉正在考虑共同开发小型SUV平台。丰田负责提供硬件平台,特斯拉则担纲电子控制平台和软件技术。

合作一旦达成,特斯拉可以降低小型电动SUV的开发成本和周期,丰田则在软件系统上获益,两家公司各取所长,实现互补。

小米是有条件效仿的。作为世界最年轻的500强 科技 企业,小米"强软件"的特性足以吸引任何一家以硬件见长的造车主机厂,这其中当然可以包括比亚迪,包括吉利,甚至长城等。

也就是说,在小米依然保持不合资、不融资的初心之上,取以软技术换硬技术的方式造车,不需要建厂,不需要建硬件平台,从而赢得时间和金钱。

但,这又和比亚迪代工滴滴有本质区别,甚至和江淮代工蔚来也有明显区分。区分点就在于,小米在这个过程中,有深度参与,有共享——参与品控,参与设计,共享软件。

这种游离于自建工厂,寻求代工之外的第三种模式,合作不合资,独立不孤立,或将成为小米造车最终的答案。

写在最后

也许在不少人看来,有一个点始终被忽略。

——即,小米怎么卖车?渠道在哪里?这当是小米造车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事实上,这应该是小米最不应该担心的问题。

当各大主机厂还在为产品圈层而烧脑时,当初在大学校园里以1999价格圆梦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刚刚好,成长为小米 汽车 的用户;

当造车新势力在为销售渠道建设而砸钱铺路时,数年来,小米在全国各大城市布局的数码产品门店已经为小米 汽车 的销售网络建设,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未来,在各大商场里看到小米 汽车 的展厅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吗?或许,它们就在小米手机的旁边,甚至可以装在一起。

电动 汽车 的风口已经来了,更何况今天的小米不是一只猪,而是一头狮子,一头老虎,甚至还长着翅膀,无论怎么看,小米造成成功的概率都不低。

毕竟,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雷军这里!

小米与奔腾合作推出小米汽车的性能怎么样?

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足够让人惊艳。在硬件研发和电子产品的制作方面,小米也本着质量为上的原则,对于细节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而近期小米宣布,将会和奔腾合作推出第一辆小米汽车,这无疑让米粉们非常的激动。那么对于这样一款价格可能不会太便宜的汽车,米粉会不会选择购买呢?

首先,这款汽车的性价比可能比起小米的其他产品来说并不算特别高。小米有品曾经和奔腾一起合作推出了一汽奔腾T77的米粉定制版,这款汽车的起步售价为12.48万元。而T77原车起步价则只有8.98万元,溢价高达2.5万元。整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加入了3D全息影像系统,同时还可以支持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可以说这套系统的加入,使整辆车的科技感提升了不少。

其次,这款汽车的车身长度为4525mm,轴距为2700mm,作为一款紧凑型SUV,车子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舒适性也很高。而且从外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前脸用的是六边形的满天星状进气格珊,再加上两侧的犀利大灯组设计,使整个汽车看起来非常大气。从侧面来看,车身用单腰线设计,富有层次感。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更是相当新潮,符合年轻人审美。

最后,从内饰方面来看,这款汽车用的是环抱式的设计,并且搭载了全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的大尺寸中控屏,可以说科技感非常的强了。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1.2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5kW。并且还匹配了6速手动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

综上来看,这款汽车最大的亮点也许就是3D全息影像系统以及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且十几万的价格对于注重实用性的车主们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划算,但是对于很多狂热米粉来说,小米所推出的第一款汽车还是相当值得购买的。

个人觉得一辆车的好坏不能用品牌和国产进口去区分,其实国产车近几年也有做得很不错的,所以说还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只有使用了才知道真正的价值,如果真的不错的话,消费者愿意去为它买单,那他就是好产品,而且我也相信,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也希望能造出很好的产品

对于汽车,我有三不买:1.价格太贵的不买;2.油耗太高的不买;3.新车上市第一年不买。

奔腾T77这个车吧,销量一直不是很好;这个车应当说质量还可以,但是品牌影响力这类的软实力还是有些欠缺的。你说的这个众筹的T77我姑且认为他是新车新科技,买这种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被当成小白鼠;老款车的优势是技术成熟稳定,反过来也就是新款最大的问题。

当然T77可以买,但是绝对不是一上市就买;第一个是这个车没有那么优秀,再就是新车上市优惠幅度不大。新车上市之后半年是一个不错的点,这个时候该有的优惠基本都有了;对比一下新车主口碑,之后才是我们考虑是否要选择这款车的时候。

“小米汽车”真的来了?8.98万,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

首先,这款汽车的性价比可能比起小米的其他产品来说并不算特别高。小米有品曾经和奔腾一起合作推出了一汽 奔腾T77的米粉定制版,这款汽车的起步售价为12.48万元。而T77原车起步价则只有8.98万元,溢价高达2.5万元。整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加入了3D全息影像系统,同时还可以支持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可以说这套系统的加入,使整辆车的科技感提升了不少。

其次,这款汽车的车身长度为4525mm,轴距为2700mm,作为一款紧凑型SUV,车子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舒适性也很高。而且从外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前脸用的是六边形的满天星状进气格珊,再加上两侧的犀利大灯组设计,使整个汽车看起来非常大气。从侧面来看,车身用单腰线设计,富有层次感。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更是相当新潮,符合年轻人审美。

从内饰方面来看,这款汽车用的是环抱式的设计,并且搭载了全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的大尺寸中控屏,可以说科技感非常的强了。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1.2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5kW。并且还匹配了6速手动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

综上来看,这款汽车最大的亮点也许就是3D全息影像系统以及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且十几万的价格对于注重实用性的车主们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划算,但是对于很多狂热米粉来说,小米所推出的第一款汽车还是相当值得购买的。

小米 科技 一直是扮演着“吃螃蟹”的人,早在2011年,小米就开始布局自己的线上手机交易系统,依靠定制流畅的ROM和极其出众的性价比,很快在手机行业打下来一片天地,甚至可以说国产山寨手机的落幕都有着小米功不可没的贡献。玩转机遇,懂得营销,让人们第一次了解到什么是“社区”,什么叫“极致性价比”,何为“为发烧而生”,正是将这一套玩得贼溜,让小米脱颖而出,一火就是8年之久。

从一个品牌来看小米真的很成功,涉足多个行业,却总能制造出价廉质优的产品,甚至形成了一股“米粉”热潮,如今小米竟打起了 汽车 行业的主意,想来也是,常常被冠以“黑 科技 ”的企业有哪个没有涉足过 汽车 领域呢?苹果、索尼等电子领域的佼佼者也都参与过车载互联系统的开发,这杯羹小米自然也不会放过。

而小米的具体做法颇有意思, 汽车 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合作除了之前所说的苹果和索尼这样,直接与主机厂合力研发互联系统以外,相对简单更普遍的做法便是定制,华为早在2016年就在自家mate9手机上与保时捷合作推出了定制款。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手机与 汽车 之间的订制合作愈演愈烈。于是出现了OPPOFindX兰博基尼版。

一加手机又拿下了迈凯伦的合作权。

就在我们以为小米要憋大招与“红色跃马”法拉利进行一场亲密无间的合作时,小米却另辟蹊径的选择了推出定制款车型!而非手机。

一汽奔腾T77小米定制款

小米与一汽奔腾合作,推出了一款小米定制版T77 SUV车型,你别说要不是小米这次的合作,我都快忘了这位“共和国长子”了,奔腾品牌在这几年激烈的竞争当中已经日渐销声匿迹,小米这次选择奔腾作为合作对象也有高明之处,虽然品牌方面完全无法与保时捷,兰博基尼以及迈凯伦相比,但是层次的降低也换来了小米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们就来看看这款小米定制车型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吧。

小爱同学担当最大亮点

这款车最大的不同便是小米提供的这套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小米将升级优化过的小爱同学移植了进去,了解小米的朋友应该不会对小爱同学这款AI软件陌生吧,以较低廉的售价获得了仅次于“Siri”的用户体验是其最大杀手锏。升级优化过的“车机小爱”在实际体验和语音识别层面,对比其它主机厂自行研发的互联系统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汽车 数据参数平平

然而抛开小米提供的小爱同学车机互联系统不谈,奔腾T77本身作为 汽车 层面的参数却表现一般,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1.2T发动机,峰值功率105kw,极限马力143PS,最大扭矩 204牛米,作为一款SUV而言只能称其勉强够用,不过好在售价不算贵,小米定制款T77价格为8.98万元起,这点倒是很小米。

小米当年打出的口号“年轻人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它确实做到了,如今这款“年轻人的第一台 汽车 ”究竟能不能成功呢?我觉得可能有点难,毕竟 汽车 仍属昂贵消费品,对实用性的苛刻要求不是简单得换个壳加个AI就能提升产品力的,我还是更期待小米能在未来自行研发新能源车型,夺走“年轻人的第一部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