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

2.贵州龙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3.一周车话看了恒大的操作,新势力直呼内行

4.红观车市 | 新能源“闹海”,都释放了什么信号?

5.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研究意义

6.求蓄电池十大名牌排行榜,有哪些比较推荐?

常州龙驰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_江苏龙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车报告》从企查查信息了解,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因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104万余元以及滞纳金,被修文县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与此同时,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人民法院向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本院于2023年01月12日立案执行申请人修文县水务管理局申请执行你单位行政非诉执行一案,因你单位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三条的规定,对你单位取限制消费措施。也就是说,因上述原因,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被修文县水务管理局申请限制消费。

据了解,所谓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是指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了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应当向水行政部门缴纳的费用。2020年11月,修文县水务局批复了《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零部件首期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信息显示,该项目前期主要新建汽车展销中心、智慧汽车塔、接待中心、技术展示中心、技术中心、汽车生产车间以及一期成品车间、二期成品车间、发运中心等,新建总建筑面积406801.43平方米(均为地上建筑)。项目后期,还需要绿化覆土62040m3,主要利用该项目二期范围内剥离的表土,不额外设置取土场。

企查查信息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17日,法定代表人为陈永进,注册资本为10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配件、维修工具设计服务;车辆工程、能源技术研发服务;发动机热平衡系统、热管理系统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策划服务;新材料技术、节能技术、机械技术、环保技术推广服务;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等。

股权穿透图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双方分别持股99.0099%和0.9901%。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2月,恒大新能源汽车(贵州)有限公司就因此案被强制执行113万余元。除此之外,恒大汽车旗下多家子公司也存在多项被执行人信息。

3月3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金额为524,562.50元。截至目前,该公司被执行人信息22条,被执行总金额超1.68亿元。

同日,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61,856.00元,执行法院为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截至目前,该公司被执行人信息9条,被执行总金额超2.82亿元。

实际上,自恒大集团宣布造车以来,其发展并不顺利。但和国内大部分布局汽车圈的企业有所不同,恒大造车被堪称“人民币玩家”,“不差钱”,在一辆车都没有的情况下,许家印信心满满敲下:“2025年产销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的目标。2019年11月,许家印宣布重金投资造车,未来投入450亿元造车,其中2019年200亿元,2020年150亿元,2021年100亿元,2019年12月,恒大汽车全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许家印还喊来了206家汽车产业龙头,1100多名汽车产业链高管,当几十米长的签署合作文件桌被搬上舞台,地产界和汽车圈全都为之一震。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一鸣惊人,一口气发布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六款全新车型震惊汽车圈,实现产品线全覆盖。到了2021年2月10日,恒大汽车又进一步发布恒驰7、恒驰8和恒驰9三款车型,以此丰富恒大汽车产品线,至此,恒驰汽车产品矩阵扩大至九款车型。

不过恒大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一直到2022年7月6日才正式开启预售,新车仅推出一款车型,豪华版预售价为17.9万元,作为恒驰品牌首款车型,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多次为新车造势,称其为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刘永灼表示,恒驰5用供应链顶级厂家零件,包括博世、大陆、安波福、宁德时代等多家知名供应链企业都参与了恒驰5的生产过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按照官方的说法,新车预售仅15天订单已超3.7万辆,预计将在2023年一季度前完成首批1万辆的交付,为此当时刘永灼在新车预售发布会之后还大赞:“恒驰5市场反应非常好,比预期还要好,从目前来看恒驰大卖已成定局。”但截至2022年年底,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自新车上市以来,2022年累计交付仅519辆,与预期交付的数量相差甚远,由于恒驰5上市后销量未达市场预期,恒大汽车不得不开启一系列降本增效。

在造车这件事上,虽然恒大造车一直给“财大气粗“的感觉,但恒大造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在亏损不断扩大。按照恒大汽车年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期间恒大汽车分别亏损14.29亿元、44.26亿元、73.94亿元, 2021年上半年亏损47.87亿元,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累计亏损已超170亿元,此后恒大汽车则未对外披露过年报披露,且在港交所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

在恒大健康以3.795亿美元收购NEVS剩余股权一个月后,7月16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内部已经证实创始人蒋大龙已卸任董事长职位,同时有消息称,蒋大龙将转任恒大新能源汽车板块顾问。

此外,恒大汽车的组织架构也有新的调整,今年5月将原本独立的研究总院并入到了新能源汽车集团旗下,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接任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旗下整车研究院院长。

蒋大龙卸任董事长、刘永灼接任恒大新能源整车研究院院长向外界释放了恒大全面接手恒大国能汽车集团的信号。两年的时间,NEVS已经实现向恒大健康的自然过渡,蒋大龙也逐渐从台前隐退幕后。

1

NEVS用两年时间实现自然落地

梳理资料可知,NEVS在2019年引入恒大健康作为股东,作价9.3亿美元出售51%股权,这之后,恒大健康又对NEVS进行了增资。对于恒大健康来说,收购拥有汽车生产资质的国能汽车后,又先后入主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全资入股Protean、收购广汇,先期完成汽车生产资质、工厂、三电技术、销售渠道等新能源汽车基础布局。

与全资入股轮毂电机企业Protean不同的是,NEVS是一家位于瑞典的附属公司,从事电动智能汽车整车制造、电机电控、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为恒大健康的汽车自主品牌“恒驰”电动汽车进行研发工作,一位接近恒大国能的知情人士表示:“和轮毂电机需要长期合作投入不同,NEVS是对技术、产品、资质等方面的一次接。”

就在今年6月10日,Mini?Minor与National?Modern订立股权买卖协议。根据股权买卖协议,Mini?Minor已同意购买National?Modern所持有的NEVS的17.6%股份,总代价为3.795亿美元。汽车预言家梳理后发现,National?Modern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最终实益拥有人为蒋大龙。这意味着,在完成股份出让后,蒋大龙将不再持有NEVS任何股份。

虽然签署股权买卖协议后恒大健康总市值直线突破2000亿,但在业内看来,恒大健康内部甚至说恒大新能源汽车内部的人事体系依然动荡。近两月,相继曝出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旗下整车研究院院长黄向东与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离职的消息。

2

恒大全面接手电动汽车版块

恒大国能内部证实蒋大龙卸任董事长后,虽未透露谁将接任下任董事长,与此同时,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接任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旗下整车研究院院长。

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兼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永灼

根据恒大健康资料显示,刘永灼从2003年加入中国恒大,曾任中国恒大副总裁,现任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兼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从工作经历来看,刘永灼拥有超过17年的房地产项目投资运营、体育事业运营、金融领域创新及多产业公司经营管理经验,虽未曾涉及造车,但可以肯定的是,刘永灼是恒大的代表,这意味着,至此,恒大已经全面接受电动汽车版块。

对于蒋大龙卸任董事长一事,业内似乎并不意外。消息称,蒋大龙因退休辞任,但有知情人士表示:“因为没有决策权,离开干自己的事。”

许家印多次提出通过3-5年的时间利用模块化思维制造出产品,形成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一般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周期大约在3-5年时间,说明许家印尊重汽车制造规律,没有提出一年造车的口号。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收购的汽车产品与技术不满意,要推倒重做。

根据许家印此前推出的规划,恒大汽车品牌“恒驰”第一款车型2020年上半年亮相,2021年量产交付。不过恒大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恒大汽车产品乐观估计也要到2021年。目前,恒大汽车布局仍按照三条业务开展,分别是整车制造业务、动力电池业务和动力科技业务。

对于恒大国能量产,在业内看来,恒大已经为量产工作打好铺垫,甚至说机构对其控股公司恒大健康进行重新估值,将恒大健康视作新能源汽车的载体,用新能源汽车的标准来衡量进行估值,因而有了突破2000亿市值的现象。

3

恒大“自己造车”?投资超255亿元

随着恒大健康以3.795亿美元收购NEVS剩余股权后,恒大在NEVS上先后投入至少44亿美元。事实上,自2019年1月起至,由恒大新能源汽车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已达到35家,投资总额超过255亿元。

根据恒大健康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营收为56.36亿元,上年同期为31.33亿元;经营亏损为21.16亿元,上年同期利润为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2019年营业收入为6.6亿元,毛利润为-0.2亿元,净利润为-33.1亿元。在业内看来,恒大造车并不顺畅。

此外,恒大健康2019年年内亏损为49.47亿元,而2018年亏损14.28亿元,官方称亏损扩大最大的原因是计入22.24亿元财务费用,相较2018年4.71亿元明显增长。汽车预言家梳理后发现,截至2019年12月31日,恒大健康资产负债比率高达67.26%,债务高达628亿元,分别来自借款、融资租赁、租赁负债及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预言家通过梳理恒大健康相关信息发现,恒大健康最大的股东是ChinaEvergrande,即中国恒大,持股74.99%,可以发现,恒大造车至此并未引入外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贵州龙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深圳坪山新区,比亚迪总部,六角大楼。出出进进的国内国外考察者,“很多人来考察调研云轨,几乎每天一个来”,比亚迪董秘李黔对全景网记者表示。

比亚迪总部门前的空中小火车,是展示试运行的 “云轨”,颇为吸睛。去年10月宣布试运行云轨业务的比亚迪,目前已签署意向订单超过10个城市,并在积极争取更多城市订单。

云轨业务是比亚迪的又一次创新和勇气,也是又一次的雄心和野心,“希望通过云轨业务,再造一两个比亚迪”。

在自己的传统强项电池领域,比亚迪也有大动作:准备开放自己的动力电池业务,向其他车辆制造商供应其电池。

横跨于IT、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4大产业,这家以技术创新为基因的企业一次次敢于先人一步。

比亚迪23年的成长简史

1994年成立的比亚迪,以做二次充电的镍电池起家,到了19年,比亚迪开始做锂电池,相比较镍电池,锂电池的技术要求很高,当时比亚迪的年销售额只有几千万,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三洋、索尼、松下这样的日本知名企业。

这是比亚迪的第一次转型。2000年比亚迪拿到在手机界有如今天苹果地位一样的摩托罗拉的电池订单,2002年比亚迪拿到诺基亚的电池单子,由此比亚迪成为电池大王。

2002年,比亚迪股份(代码01211)在香港上市,发行价格是10.95元,当时是54支H股里面最高发行价记录,当时的H股都是1元、2元,算是给中国企业争了一把脸。

2002那一年,比亚迪的销售额是22个亿。

不甘心在手机电池领域舒适区呆着的比亚迪,又把目光标准了手机零部件,很快又在这一领域闯出名堂,2005年,手机零部件供给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2005年到2007年,比亚迪的手机零部件快速成长,2007年分拆出比亚迪电子(代码00285)在香港上市,如今的市值超过500亿,一年销售额有400个亿。

在电池和手机零配件业务之外,比亚迪更为出位的举动是去做汽车,和自己原有业务完全不搭边。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牌照,开始自己生产汽车。这是比亚迪的第三次转型。此后,比亚迪的传统汽车业务也做得风声水起。

2007年,比亚迪又把眼光瞄准了电动汽车,此时,电动汽车根本不被业内人士看好,比亚迪是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国家政策也不明朗。比亚迪终于造出“一个概念型的电动汽车”,当时没有人相信它能够产业化。2008年,巴菲特接触比亚迪公司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看中其研发和制造能力,以及比亚迪“前瞻性的梦想”, 2008年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比亚迪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2008年,比亚迪向市场推出第一台真正的双模电动车F3DM,到了2010年,推出纯电动出租车,2011年开始推出电动大巴。之后比亚迪电动车,开始逐步得到广泛的运用。2011年,比亚迪从H股回归A股,实现A股和H股两地上市。2013年,比亚迪电动汽车销售额到10个亿,此后,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红利, 2014年,比亚迪电动汽车销售额70个亿,2015年,190亿,2016年341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2016年度,比亚迪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利润总额65亿元。目前A股总市值超过1800亿元,资本市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上市公司代表之一。

新能源汽车龙头的国际化之路

比亚迪前几年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唱主角,也是增长最主要的动力。2017年上半年,补贴退坡、产品准入规则调整等政策影响,比亚迪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收入同比增长为1.%。

李黔表示,“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我们有信心,一方面带动这个行业的高速成长,另外一方面我们自身也有非常强的信心,自身也会高速的成长。”

最新新能源汽车再迎政策利好,乘用车“双积分”政策出台,李黔对此的解读,“会对未来电动汽车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应该讲是一个里程碑的。”

按照比亚迪的战略规划,新能源汽车2020年在比亚迪汽车业务中将占到90%,到2030年,将完全实现私家车电动化。

在国内新能源车企当中,比亚迪率先走出国门,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遥遥领先”。2013年开始,比亚迪开始在美国建立生产电动大巴工厂,之后是巴西、匈牙利、法国、厄瓜多尔等,最新消息10月初,比亚迪宣布其在美国加州的纯电动巴士工厂竣工并投产。该工厂年产能1500台,也是北美地区最大纯电动大巴工厂。

尽管比亚迪的营业收入超过九成是国内市场,但在国际市场,但比亚迪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非常吸睛。比亚迪以公共交通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在电动大巴领域,比亚迪在美国市场上罕有竞争对手。

在全球销售市场,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斩获新订单,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运行。

董秘李黔说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在海外的认可度从某种程度上是比国内的认可度还要高一些。国际化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方向”,比亚迪的国际化业务已经有了好的开头,慢慢的是一个逐步开花结果的过程, “未来几年,我们可以陆陆续续看到,比亚迪的整个电动汽车在海外的量的提升过程,可能是呈现一个加速的过程,前面几年只是探路,是用小批量进行试运行”。

纵深拓展电池 布局原材料 

比亚迪以电池起家,电池业务是一块重要基石。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一句话,“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两条腿走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都在发展”,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一直只供应给比亚迪自己。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将具有核心技术的动力电池业务开放,向其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供货,短短几个月过去,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预期年底前公布首份合同。

董秘李黔表示,公司电池产能扩张,有了富余产能,此时把供应链打开,有利于带来公司的收入、利润。

比亚迪本身就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其他新能源车企会意愿购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吗?“一些国内、国际的领导汽车厂商,他们对于比亚迪电池是非常的渴求。” 李黔还对记者表示,“目前电池,从整个供应链体系来看,还是属于一个有瓶颈的环节,我们来把这个链条节打开,对整个行业的推动还是非常大的。”

动力电池的竞争力,一方面是要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控制电池成本。今年八月份,比亚迪牵手国轩高科共同成立新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被外界解读为,比亚迪加强在三元电池领域布局。由于三元电池的循环充放次数和稳定性快速提升,需求量大幅上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商纷纷布局三元锂电池。

原材料方面,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去年,比亚迪在青海投资建设年产10GWH动力锂电池项目、年产2万吨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及回收项目。值得注意的是,青海是全国锂最为丰富的地区,锂储量居全国首位。

布局云轨轨道交通 再造比亚迪

去年底,比亚迪正式宣告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被列入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比亚迪成功打造的“云轨”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目前比亚迪已经与10多个城市签约。比亚迪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云轨,银川云轨9月1日通车。

王传福曾表示, 比亚迪开发云轨,开发立体化交通,用以解决城市拥堵。未来比亚迪从电动车到云轨,希望通过技术把一些社会问题解决。

云轨属于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可以运用到三四线城市的主干线,一二线城市的机场线旅游线。云轨除了电网供电,自身也带有储能系统,车列全部是阻燃设计。据介绍,相比地铁,云轨造价更低,云轨在上下坡、急转弯的地方非常适用,适应性强,运行的噪音相比地铁钢轮要小。云轨可以两到八节灵活编组,每节运量可达160~200人。中运量的云轨单向一小时运输量为1~3万人。中运量的云轨符合三四线城市运量需求。

做电池和汽车再去做轨道交通,比亚迪的跨界是否太大了?市场前景如何?董秘李黔表示,云轨本质上也是一个电动汽车,“它也是靠电机驱动 ,云轨从技术上与公司还是有非常强的协同性”。

“如一个三线、四线城市,一个城市比如有200公里,一公里平均2个亿,就是400亿的一个城市的规模,中国地级城市大概有273个,这就是万亿的市场,而这万亿的市场是刚刚起步,所以说我们比亚迪也对云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非常有信心,在未来十年属于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希望云轨能够再造一个,甚至再造两个比亚迪。”

一直坚持创新,从电池到汽车,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新能源汽车到云轨,比亚迪一直带着技术创新的基因和理念前行,多年来围绕着新能源领域,如今迈入跨行业全产业链时代。董秘李黔认为,“多年来,比亚迪主要走的是内生性增长的道路,企业靠自身的研发,拼搏,再创新、再拼搏,来推动公司整个成长”。

一周车话看了恒大的操作,新势力直呼内行

贵州龙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12-13在贵州省贵阳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科学城(沙文科技园区白金大道3491号)1号楼第2层2室(单元)、7号楼第2层3室。

贵州龙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0198MA6HF22J92,企业法人罗小班,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贵州龙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新能源充电桩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推广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发、平台搭建、市场推广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贵州龙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红观车市 | 新能源“闹海”,都释放了什么信号?

建最贵的房,造最豪的车。

十年前,我懵懵懂懂,当时对“土豪”这个词的定义可能还停留在同学脚上那一双复古且酷炫的AJ上,然后许老板出现了,开始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什么叫“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当我们还在对着巴塞罗那的那支“梦3”队感慨惆怅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哪里之时,许老板不装了,摊牌了,用一个亿买下广州队,开始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重金之下,数十位国脚纷至沓来,球星众星闪耀,一时之间,金钱的味道弥漫在天河体育场的上空,不禁让人直呼“真香”。

许老板成了资本偶像,而由他主演的《金钱风云》才刚刚开始。2013年11月10日,恒大冰泉发布,许老板将版图扩大至高端饮用水行业;2014年8月27日,恒大粮油发布,继续进军粮油产业;2014年10月26日,恒大咔哇熊婴幼奶粉发布,母婴产业也不放过;2015年11月20日,恒大人寿发布,保险行业迎来洗礼;2016年3月16日,恒大金服发布,互联网金融产业格局悄然改变。

资本孕育的花火,随着许老板的一举一动喷薄而出,金钱的浪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散落,每一朵都是“后浪”的模样,让人好不羡慕。

可许老板不满足啊,“经过探索,我们发现一年销售几亿、几十亿的产业体量,跟恒大年销售六千亿的规模是不匹配的。”许老板惆怅啊,言外之意就是恒大的多元发展之路上之前铺的盘子太小了,完全承载不了总资产近2万亿公司的雄心壮志。

怎么办呢?再回头看看人们的衣食住行,许老板似乎猛然间发现这个“行”上面似乎恒大还未曾涉及,并且庞大的汽车制造产业链很是符合恒大寻求多元发展的需求,一拍即合,许大佬直接就想干票大的。“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没有大集团里的冗杂,也没有新势力里的纠结,许老板梳着大背头就开始满世界地奔波,直接、干脆、利落。在与贾老板分道扬镳之后,许老板用了一年时间走遍全球23个国家、47个城市、考察了全球58家汽车产业企业,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有什么是用钱砸不下来的,如果有那就是砸得不够多。

许老板究竟有多有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2019年,恒大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4,775.6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335.4亿元。而作为自主品牌领头羊的吉利呢?2019年全年总收益不过4亿元,净利润82.6亿元。作为中国销量最好的自主品牌,吉利的资产规模也仅仅只有恒大的四分之一。看着这盘里的“大鱼大肉”,李斌、李想、何小鹏们一边馋得直哭,一边大呼内行。

蔚来曾经面对流水般的账单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之前的投入就是在花钱买时间。”对此,许老板深表赞同,有钱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但我可以啊。要整车资质?买!要核心技术?买!要渠道体系?!买!在奉行“买买买”的恒大面前,王多鱼羞愧地流下泪水。

从去年初,许老板睥睨四方、合纵连横,先是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新能源汽车公司国能新能源NEVS?51%股权,随后又进行了增资,获得100%股权。萨博的粉丝们纷纷揭馆而起,热泪盈眶,没想到萨博还能有“重回人间”的机会。

然后,许老板又大手一挥,全资入股英国“独家兽”Protean公司,开毂电机;入主上海卡耐新能源,研发动力电池;与德国hofer组建合资公司,开发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甚至以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4亿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并成立65:35的合资公司,双方开始全面进行资金和技术合作。

而在构建供应链体系时,许老板深切地知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的道理,觥筹交错间便与博世、麦格纳、大陆、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世界前60大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双手紧握,称兄道弟。

能买的技术,恒大从不含糊,买不过来的技术就通过合作的形式引入,许老板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尽快推出产品来抢占市场契机。

不仅如此,在整车制造上,恒大宣称将在广州、上海、天津、辽宁等多地建立整车生产基地,而广东南沙和上海松江生产基地已经全线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前两天,许老板还特意南下巡视了这两家基地,不知道面对基地里2,545台库卡机器人,许老板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沙场秋点兵”的豪迈之情。

当然,地产公司一向是以销售打天下、赚规模,恒大当然知道,把控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早在两年前,恒大便以145亿入股了全球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成为其第二大股东。145亿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在当年这些钱可以在二级市场中拿下比亚迪第三大股东的席位,可以想象,许老板高举高打的战术体系骨子里透露出一股“钱财乃身外之物”的狠劲。

于是,在短短1年时间,恒大从技术研发到核心零部件制造,从整车制造再到4S销售的产业链闭环基本布局完成。就在这个星期,恒大史无前例地一次性发布了6款“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概念车,这些车型的设计也都来自曾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阿尔法·罗密欧、捷豹等品牌任职的设计师之手,散发出非同寻常的“神豪”气息。

这几天,我莫得选择,打开手机尽是那幅深得90年代广告企划真传的宣传照,如果再搭配上“恒久远,驰天下”的画外音,内味儿确实够正,甚至在早晚不停的魔性洗脑后,竟然还能品出丝丝“蒸汽波”的韵味。

这一波啊?这波就是魔音贯耳,要的就是记忆点。这个星期之后,我可以允许你不知道恒大地产,但我绝不允许你不知道恒驰汽车的存在。

不过,话说回来,相比项目制、高杠杆和高毛利率的地产行业,造车的投入回报周期太长,股本回报率也不高,不仅依赖重资本投入,还需要长期的技术储备,许老板又为何要来趟这一趟“浑水”呢?

要知道,2018年的时候,中国销售前20房企的平均股本回报率达到了20.1%,而戴姆勒集团的股本回报率不过18%左右。而且就利润而言,戴姆勒2018年净利润为76亿欧元,将近600亿人民币,而中国恒大则达到了722亿元,高出一百多亿。怎么看,许老板都是在做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但许老板太知道当下的中国需要什么了。此前20年,房地产行业朝气蓬勃,泡沫也越来越多,地产行业的地皮成本、信贷成本压力不断增加,特别是在2016年之后,去杠杆压境房地产行业,影响甚大。因此,推动中国前行需要更具朝气的新生力量。

而新能源产业,符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并且当前处于行业波谷时期,入局成本相对较低,一旦能够实现盈利,便可以产出不亚于房地产的现金流与利润率。

巴菲特曾在股东大会上对搭档芒格说,“我更愿意赚取波浪起伏的15%,而不去赚平稳的12%。”或许,对于许老板来说,新能源这波浪起伏“15%”才符合恒大的身份,至于前期的这些投入,不过是鱼饵罢了。

搜罗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市,车闻轶事尽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文/罗超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研究意义

回顾近来车市众生相尤其是新能源行业:有的款款而来、一鸣惊人;有的战火再燃、隔空掐架;有的跌宕起伏、有的屋漏逢雨、还有的“一锤落音”做好供应角色,再次重申不造整车……

11月29日,广州车展正式落下帷幕,可车市百象仍在继续上演。回顾近段时间以来,更是热闹非凡。

无论是上汽、阿里合作打造的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正式启动,特斯拉、小鹏因激光雷达技术,继续隔空上演“神仙吵架”,还是东风与国家电网签署战略合作,为“岚图”造势,吉利首批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示范站落地重庆高速服务区……都给正在冲刺的车市增添了几分信心。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也能从其中,看到不少细微的变化和发展的苗头。

软件、自动驾驶、5G成为发展“重心”

产业变革已然步入深水期,来自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巨擘们加速“大象转身”便是最好的证明。

经过两年筹备,就在上周,上汽集团定位于高端智能电动车项目,代号为“L”项目终于在上海浦东靴子落地。项目暂定名为“智己汽车”,是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目前已经完成了超百亿元初始轮融资。

初始轮融资就动辄上百亿,不差钱,几乎是业内对智己汽车的第一印象。再进一步让人感到格局有望被改变的信号,或许就是来自于智己汽车的进军路径。

据悉,智己汽车不仅要全新打造电子电器架构,从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电子控制单元,还将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数字化等方面加速创新与转型。不难看出,智己汽车所聚焦的重心,不仅仅汽车的电动化,还有汽车的软件能力、科技化、数字化等。

虽然这并非是上汽集团“挑”头,目前行业趋势也已然十分明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进军科创领域,上汽与阿里的联合本身就不容小觑,就好比此前的长安与华为。

可以看出,这一领域正在逐步迎来重磅级选手,而打破特斯拉“一家独大”局面也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目前崛起之势异常强劲的新势力中,就有这样的存在。

近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与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就激光雷达技术问题再次“隔空掐架”,同样也备受业内关注。

而彼此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在广州车展期间,小鹏汽车推出新一代鹏翼版P7,并宣布2021年将率先在全球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表示激光雷达技术将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高精度目标识别功能,提高自动驾驶能力。

然而这一规划却引来了马斯克的极力反对,并且,马斯克还重提了抄袭代码一事。对此,小鹏更是直接正面回应,“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车企加速向“换电”进军

不可置否的是,对比前两年呈井喷的新能源汽车,如今的新能源车市行业痛点和难点正在被一一击破。以致力于解决里程焦虑和充电之殇的两大痛点为例,在这一过程中,主机厂成为了主要的推动角色。

近段时间,吉利汽车新能源换电站布局再次加速。11月23日,吉利科技集团与重庆高速集团在杭州正式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协议规划,吉利科技集团首批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示范站将落地重庆高速服务区。

而首批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示范站选定青杠,围龙,珞璜,静观,大路5个服务区进行试点。高速公路换电站的落地,意味着在长里程方面,换电模式将可补给充电模式,再次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赋能,进一步解决充电时长之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换电模式的发展上,不止吉利,包括蔚来,北汽、长安、东风在内的众多车企也在加速换电布局。

其中,在近日推进了换电模式加速布局的东风集团尤其值得一提。26日,东风集团宣布与国家电网正式签署了七个合作子协议。其中,签约主体东风畅行与国家电网签订的《车电分离合作协议》颇受业内关注。

根据该协议,东风将与国家电网开展车电分离模式推广,且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合作建设运营充换电站,推广换电、充电、储能“三站合一”模式,满足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需求。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东风集团正式入局“换电模式”。

诚然,伴随着新能源需求的爆发和产业的有序发展,换电模式也正在迎来“春天”。根据今年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新政规定,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但换电模式车辆除外。

此举被视为是国家鼓励“换电”的重要举措。为了顺利推进换电的推广,今年7月,工信部还召开了部分、行业机构、北汽、蔚来等相关车企,召开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座谈会,再次对换电模式的推广进行了针对性的研讨。

不难看出,吉利、东风加速布局换电模式,也正是瞄准了纯电出行的另一突破口。

产业乱象正在有条不紊地被肃清

在新能源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之下,恒大、宝能被发改委点名,也为新能源市场的稳健向前,提供了信心。

近日,一则由国家发改委盖章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也引发了业内热议。因为这则通知重点提及,要求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在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含已核准和备案、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情况,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

受此影响,恒大汽车25日股价下跌5.2%,报收22.8港元/股。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并不意味着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车市再生“事端”。相反,这则通知,足以彰显出国家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理性有条理”地发展的重视,对于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就以恒大而言,作为跨界造车的“头号”人物,声势浩大,一口气六款恒驰发布实属业内罕见,上千亿元的投资总结为“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这十五字大白话。对于未来的目标,同样过于“浮夸”,未来三到五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超过500万辆的产能规模……

无论从哪个哪个维度来看,都过于激进。以这么一组数据来做对比,根据此前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显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售比例为20%,换算过来大约在500万辆级的规模。

这不得不让人审视,恒大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大举进军是否存在“虚火”。

而同时,被点名的另一主角,宝能更是遭遇了“屋漏逢雨”的窘境。据悉,宝能加上观致在全国的工业用地已经将近数万亩,根据规划未来总产能也将超过300万辆。然而,今年11月8日,其xEV平台才迎来首车下线。

产能的失衡与过剩,无疑将让整个产业充满泡沫。但目前的形势已经不再是新能源汽车野蛮增长的阶段,而是更理性的进化阶段。无疑,国家层面对这一类企业的重点盘查,也将肃清行业乱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打造一个更为健康的增长环境。

红点观察

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品方面来看,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告别了野蛮的井喷时代。伴随着市场门槛越来越高,产业机制越来越成熟,市场的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不过,这对于整个产业而言,是积极推动产业向前的积极信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求蓄电池十大名牌排行榜,有哪些比较推荐?

新能源车迈入后补贴时代?当母鹰不再喂食,唯强者生存

财瞭

2022-08-24 18:52河南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在全球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压力下,低碳经济将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领域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自2009年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补助政策。目前截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已经经过了十余载的飞速发展,逐渐迈向产业化发展。

但随着后续新能源车企对补助依赖性的增强,企业很容易误入歧途,以不法手段谋求补助资金。这与补助的初衷背道而驰,通过偏补,企业获取大量的营业外收入,从而在短期内造成企业利润的增加,这会导致企业产生“惰性”,且消极追求更好的经济效应。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背景

1.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

在200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初出茅庐,且中国汽协会于2012年才开始公布其产销数据。自2015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世界首位,一直由中国保持。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大约50%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都集中在我们国家。

由于我国一直贯彻以纯电驱动为主导的战略取向,因此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较大。在2020年,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了400万,占比超8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的冲击下振幅较大,而在补贴持续退坡的背景下,其销量在2019年同比下降了4%。

此外在2019年下半年,由于我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从国家第五阶段向第六阶段切换,使得原有的燃油车定价机制发生变化,提前透支了汽车消费,从而导致下半年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过总体而言,其韧性程度还是很强,在12月份的汽车销售数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整体的销量仍然超过120万辆。

不过2020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新车销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但从3月份之后,汽车市场快速复苏,且在7月份其销量大有起色。凭借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以及各大企业的大力推动,在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36.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90%。

2.技术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电池,它的发展甚至可以决定这个行业发展的生死存亡,这也是购买者和潜在消费者最关注的要素之一。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发展规划,现如今对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的要求有必要不断地提升,但是其在价格上却可以逐渐降低。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相关技术,虽然取得了卓著成效,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与欧美等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当前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了的最新动力电池,其功率密度也已经达到了2020年的目标值304Wh/kg。

在纯电动车发展方面,近年来,在北汽、蔚来、比亚迪等公司问世的部分车型中,它们不仅在电池能量上并驱争先,还在最高速度和百公里加速时间等方面遥遥领先。续航里程的设置更是达到了400km以上,而百公里的加速时间也普遍在7秒以上,但是最高速度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就目前而言,国产混合动力汽车的指标优于国外车,且现如今它在新能源汽车中占主导地位,从指标上看,国产车优于国外车。目前国产车型在纯电动模式下的续航续航里程一般在60km左右。此外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与国外相比,其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集中在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和冷启动温度等方面。

3.基础配套设施

充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最主要的基础配套设施,其次是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等。当前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已达到了如下成效,一是充电站的建设。我国在2020年底,经统计,已经全面建成了约6.4万座充电站。

二是充电桩的建设。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每年稳步增长。在2011-2020年间,每年的充电桩总数量持续攀升,这些年间的总数量分别为0.68万、1.77万、2.25万、3.09万、4.0万、14.1万、21.4万、33万、51.6万和80.7万。

此外,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存在的私人充电桩共有87.4万台,占充电基础设施的50%以上。然而这还不足以满足充电需求,车桩比仅为3:1,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三是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电池回收利用管理的暂行办法,在2016年被工信部推出面世,并于2018年,将此办法正式开启了试点工作,并于2020年全面推进建设。

二、新能源车企补助情况

1.补助新能源车企的目的

我国对新能源车企补助的目的,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生产端角度来看。为了提高汽车的创新研发能力,通过提供其大量的研发补贴,并为企业提供完备的创新环境。即建立研发基地等,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返现,根据技术创新理论,补助还可以为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推动其技术创新的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第二,从消费端角度来看。可以依据需求曲线理论,在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为其提供购车补贴,增强其购买新能源车的意愿,从而刺激了其消费。如此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车企的销量,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增强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刺激企业继续扩大产能,增加其在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

第三,从基础配套设施角度来看。并不只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购置补贴,也是增加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仅在购买时价格上的补贴,也要增加消费者在后续使用时的体验感。所以要持续推进基础配套设施的实际建设,让其相关政策尽数落地。随着消费者认可度的提高,能够增强企业的自信心,帮助企业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的三个方面总得来看,根据市场失灵理论,补助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为了达到此产业的升级改革的战略目的,从不同方面调节市场的需求结构,不断优化配置让其切合适宜。

总而言之,补助的目的,在迎合供求侧改革的同时,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鼓舞车企进行自主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是对新能源车企的补助终极目的是,在后补贴时代,为了更号实现战略目标,尽快使其摆脱对补贴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2.新能源汽车企补助发展历程

新能源车企获得我国补助相关政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这里主要了解下自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出台有关新能源车企的补助政策,但是近年来受疫情的波动影响,现而今的补贴政策将持续至2022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顺利从启动阶段,成长发展到了当前的后补贴时代,这与完全离不开国家政策和地方的鼎力相助。此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普及,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补助也逐渐退出。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企业实力雄厚、竞争激烈,并通过其技术、产品驱动的优势占领市场,开发出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

同时这些企业在政策导向的领引下,其发展愈加井然有序、欣欣向荣。接下来,我国将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将侧重点放在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上,这也预示着我国将完全进入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从单驱动发展转变为双驱动,即其发展将在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下大展宏图。这与前文所述的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3.新能源车企补助类型

我国于2009年1月启动了“十城千辆”项目,各级对我国新能源车企的各项补助都得到了积极的相应。我国新能源车企获得的补助可以从消费端、生产端和基础配套设施端上去分为三大类。从最初的仅补贴售价,到全行业产业链的支持。

4.我国新能源车企补助具体情况

(1)补助政策演变自

2009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持续推动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其的投资额逐年增加,在2017年,投资资金数额总数甚至赶超了三千亿元。

补贴除了用于对企业的财务补贴外,还有一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投入与基建项目。此外在这个期间内,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减免的车辆购置税金额约为700亿元。可以说近十年来,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均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

(2)补助规模

我国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或多或多有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功劳。不仅如此,还在节能减排的路上,缓解了我国环保和能源紧张等相关问题,这说明了对新能源车企的扶持必不可少。而由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扶持力度差异较大,且其在时间、金额、范围上,具有长、大、广的特点。

从2009至2020年期间,国家给企业投入了上千亿元的财政补贴,以此同时,为了刺激消费,国家还给予消费者购车补贴。不过虽然大部分车企,每年都会得到中央和地方发放的补贴资金,但是从最小值为零来看,有的企业并非持续获得补助。此外不同公司获得的补助金额大相庭径。

例如,在2019年最高补助金额为47.18亿,而平均补助金额只有3.89亿元。虽然新能源汽车企业,补助平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可见的退坡政策在逐渐渗入。尤其是在2016年补助政策正式退坡后,补贴增长率最低,2016年至2018年,补助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在2018年后,增长率逐渐下降。

结语

得到补助后,新能源车企缓解了融资压力,增加了研发投资,短期内提高了企业价值。但随即出现的骗补行为,使补助劳而无功,欲益反损,甚至错配。

由此近年来补助门槛不断提高、补助额度持续大幅下降,其终将退出市场舞台,市场竞争更是龙争虎斗。所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且息息相关,健全补助体系非常重要,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完善产业链发展。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精彩推荐

正在加载...

蓄电池十大品牌分别是:VARTA(瓦尔塔) 、德尔福、EXIDE(埃克塞德)、GS-YUASA、ROCKET(火箭)、风帆、骆驼、锦湖、AC Delco、博世。我推荐VARTA、德尔福、EXIDE。

1、VARTA(瓦尔塔)

江森自控蓄电池创始于1888年德国的汉诺威市。长久以来VARTA品牌(瓦尔塔蓄电池)系列都是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制造商的首选,以其高端的质量与领先的技术提供适合各类型车辆使用的多种规格的蓄电池产品。

2、德尔福

美国德尔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之一,1928年开始生产蓄电池,生产汽车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无人能出其左右,为国内外各大整车厂配套,它生产的M和EFB世界领先。

3、EXIDE(埃克塞德)

美国埃克塞德科技集团(EXIDE TECHNOLOGIES,NASDAQ:XIDE)创立于1888年,是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制造商之一,2008财务年度销售额逾40亿美元。业务遍布世界89个国家,在全球14个国家拥有43家生产工厂。公司产品四大应用领域包括交通运输电源、动力电源、网络电源以及军事应用领域。

4、GS-YUASA

2004年4月汤浅电池株式会社和日本电池合并,诞生GS YUASA CORPORATIONCO.,LTD是日本最大的蓄电池制造企业.集团公司在全球19个国家共43个子公司。

5、ROCKET(火箭)

世邦(韩国)电池株式会社成立于1952年,总部设在韩国首尔,在韩国昌原(九万二千八百平方米),光州(六万六千平方米)两个制造基地。上世纪60-70年代,世邦汤浅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成为世界级电池生产厂商。总产量15,000,000只。

6、风帆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公司)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00年6月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设立股份公司,注册资本2.18亿元。2004年7月,“风帆股份”A股(600482)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2006年2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建有完善的营销体系,占国内配套市场的30%,连续两年跻身于“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

7、骆驼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先进电池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先进电池涵盖范围如下:铅酸蓄电池,纯铅薄极板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农用车、船舶、叉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工业和各种特殊用途,共计400多个品种与规格。同时公司还经营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处理,并生产多种塑胶制品。

8、锦湖

锦湖(国际)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电池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动力

太阳能电池及锂电池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有三个生产基地,六个代表处。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及日本。素以质量口碑的锦湖在全球与众多知名蓄电池品牌OEM合作,并为国际知名汽车厂配套。完善的服务已经让锦湖品牌成为车主最信赖的品牌之一。

9、AC Delco

AC德科长期以来都是值得人们信赖的售后服务品牌,提供品种齐全的汽车零部件,以及世界一流的全车系维修保养服务和客户服务。自1999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我们的经销商网络如今已经遍及全国,拥有100多家AC德科维修保养中心,并且致力于发展售后市场。

10、博世

罗伯特·博世蓄电池有限公司是向各汽车制造厂家提供各类汽车零配件的全球领先汽配供应商之一。博世汽配售后市场主要负责全球范围内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博世品牌汽车零配件分销业务。产品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安全系统、电气装置、燃油喷射技术及检测设备。同时,它也向汽车业主提供快速、优质的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