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前十大供应商

华为汽车是哪家代工的_华为汽车是哪家代工的车

“造车”,一个很务虚的话题。

新势力品牌蔚来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但从来没有人去刻意解读“蔚来造不造车”这件事。

但“华为造不造车”,却成了近两年来很多人的谈资。

毕竟,对华为这样的高知名度科技巨头来讲,其在汽车业务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不由得让人们将其和新造车联系在一起。

以至于去年底华为董事会发布了一项关于“造不造车”的声明,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12月2日,华为在电动车赛道的资深盟友赛力斯在总部重庆发布了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新品牌全新产品也一并亮相。

和上海车展期间对赛力斯进行简单的销售渠道赋能不同。这一次华为几乎主导了AITO项目,直接介入到AITO品牌新产品前期的研发、设计阶段,甚至直接在四大工艺生产车间派驻工程师,就差亲自上场拧螺丝了。

从一系列连贯动作看,华为似乎正在一步步证伪“华为不造车”。也正因如此,业界再一次出现了“华为造车”的声音。

但对华为来讲,“造不造车”并不是其关心的议题,但依靠汽车这一增量业务赚钱的心绝对是有的,而且野心极大,此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直言华为要在每辆车上实现1万元的收入。

1、“造车”事小,华为看中的是汽车背后的大生意

为了更好地理解华为在新品牌AITO上的商业逻辑,我们不妨对其和新势力头部品牌蔚来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对比华为、蔚来的业务可以发现,双方几乎都深度介入了整个智能电动车大产业链,比如双方都涉及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机、终端零售等领域,在生产制造端双方也都是部分介入。

因此对于“华为造不造车”,我们不能简单从字面意思理解。

如果只是从简单的生产制造环节来看的话,那由江淮汽车代工(江来制造成立之前)的蔚来也可以理解成是个“不造车”的车企。

但是,从来没有人会无聊到去解读蔚来“造不造车”这件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不造车”更像是个文字游戏,当事双方解读的立场不同而已。

吃瓜群众只等着华为官方哪天宣布个 “华为要造车”的大新闻,但华为方面只会一如既往地默默在汽车业务赚着钱,并坚持着“华为不造车”的态度。

另外在商言商,造车这一传统制造业本就是个利润薄如刀片的行业,这种重资产行业只有通过规模效应才能赚钱,目前整个汽车行业毛利润仅有10%左右。

对于华为这种在智能手机业务赚够高利润的公司而言,传统汽车制造业这门生意它根本看不上。

而未来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玩法,是通过低毛利的硬件+高毛利率且重复收费的软件订阅模式赚钱。

这也是华为智能电动车业务的策略,以Harmony OS智能座舱为核心构建软件商业体系,同时依靠在汽车领域积累的智能驾驶、智能电机等技术赚硬件的钱。

2、华为全面主导新品牌AITO,电动车玩法有所调整

回归到“AITO”,这个让外界再次解读为“华为亲自下场造车”的新品牌。?

从品牌口号“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将智能融入汽车)不难理解,AITO新车型和此前上市的赛力斯5最大的差异化在智能化方面。

Harmony OS智能座舱,也就是AITO品牌新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

用余承东的话来讲,“从AUTO到AITO,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差别的是智能化、智慧化的体验。华为先进的ICT技术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会帮助AITO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智慧化的出行体验。”

也许正因如此,除了市场销售环节,华为此次在AITO品牌上的产品定义、生产制造等环节也进行了高度介入。

有接近华为的人士表示,AITO品牌就是由华为主导的,只是此前“华为不造车”喊多了,为了避免外界误解,华为方面没法直接对外宣布“AITO就是华为主导的”。

而与AITO方面人员的沟通中我们也了解到,华为这一次也是实实在在地介入到了几乎各个环节。

举个例子,在AITO品牌车型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都直接派驻华为系的人,包括华为原来手机体系的工程师以及从其他车企挖过来的工程师。这一点,和在江淮工厂派驻的穿着NIO工服的蔚来员工有点莫名相似。

事实上,如果某一企业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零售等关键领域拥有高度话语权以及足够的介入度,已经可以理解成涉及了实质意义上的造车业务。

这也是造成了外界将此次华为主导AITO品牌解读为亲自下场造车的关键,但对华为而言,其官方依旧会是“华为不造车”的态度,至少目前是如此。

同时,从形式上来看部分媒体所认为的“华为造车”,也与传统意义上的造车有所不同,甚至与蔚来也有很多不同。首先其并没有自营的生产工厂,这一点和蔚来汽车相同,其次华为并没有全面主导汽车研发工作,只是高度介入,这里则和蔚来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或许,将华为此次主导AITO品牌解读为“华为探索智能电动汽车新商业模式的一个过渡行为”更为合适。

3、AITO品牌归属权“成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AITO”的拥有者也和此前赛力斯品牌有区别,赛力斯品牌所有者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那个市值一年暴涨10倍的A股上市公司小康股份。

但“AITO”品牌所有者则是今年6月15日成立的“重庆潽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透过股权穿插可以看出,该公司是“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的孙子公司,而小康控股则是上市公司小康股份的实控人。

而将“AITO”品牌所有权放到小康控股,而非上市公司小康股份,也为该品牌未来的去留埋下了伏笔。

结合华为高度主导AITO品牌这一事实来看,也许华为、小康控股私下里可能达成某种交易,达到某些条件时AITO品牌的所有权可能会易主,这样也不至于损失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

这个过程中,华为赛力斯双方各取所需,华为通过AITO品牌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探索新的可能,后者则在股票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结尾:

在智能手机业务这一利润奶牛受到美国非法制裁,进而导致公司营收、利润减少后,华为必须快速找到一个能够产生高额现金流的阳光赛道。

华为介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就是为了赚取丰厚的利润,为其在通信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提供现金流支持。

客观来讲, “华为造不造车”只是个舆论话题,或者说是个文字游戏。

毕竟对华为来讲,“造不造车”事小,而“靠汽车赚钱”才是重要的大事。

华为前十大供应商

给华为芯片代工的上市公司有:紫光展锐、高通、晶晨、汇顶科技、中兴微电子

1、紫光展锐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制造商,紫光展锐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的芯片代工服务。近年来,紫光展锐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在芯片制程、性能和功能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华为的多款芯片都由紫光展锐代工生产,包括麒麟990、麒麟985等。

2、高通

高通是全球知名的芯片制造商,其在手机芯片领域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华为的多款手机芯片都由高通代工生产,包括骁88和骁龙778等。高通的代工技术也得到了华为的认可,双方的合作非常紧密。

3、晶晨

晶晨是一家专注于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公司,其主要产品包括多媒体芯片、智能家居芯片等。晶晨的代工技术在业内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华为的多款芯片都由晶晨代工生产,包括麒麟0和麒麟960等。

4、汇顶科技

汇顶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公司,其主要产品包括指纹识别芯片和触控芯片等。虽然汇顶科技不是主要的芯片代工商,但其代工技术也得到了华为的认可,华为的部分芯片由其代工生产。

5、中兴微电子

中兴微电子是中兴通讯的子公司,其主要产品包括通信芯片、物联网芯片等。中兴微电子的代工技术在业内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华为的部分芯片由其代工生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通百度百科-紫光展锐

华为前十大供应商:富士康、高通、DHL(敦豪)、Analog Devices(亚诺德半导体)、安费诺、比亚迪、博通、Fujtsu(富士通)、Furukawa Electric(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ARM。

1、富士康

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迄今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及派驻机构。其中,在大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均设有生产研发基地。

2、高通

高通是全球最大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智能机的SoC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2%华为于2017年7月发布的畅享7全网通标配版搭载了高通MSM8917骁龙425四核处理器。

3、DHL(敦豪)

全球领先的物流公司,业务遍及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人数超过35万人,是华为供应链合作伙伴,为华为提供物流运输服务此外,DHL还为华为的电子成品提供包括清关服务,包装,公路运输以及海运货代等服务。

4、Analog Devices(亚诺德半导体)

成立于1965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全球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DSP),集成电路(IC)制造商,产品主要包括数据转换器,放大器和线性产品,射频(RF)集成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产品等。

5、安费诺

华为连接器及线缆供应商,创立于1932年,全球第三大连接器制造商年进军中国,1991年在纽约证交所上市2005年,安费诺一举收购了泰瑞达,使其在高速通信连接器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6、比亚迪

在国内,比亚迪被视为专业的汽车制造商,光伏组件及锂电池供应商但实际上,比亚迪早前却是靠代工起家的目前,比亚迪不但为华为组装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还为其供应电池,充电器等零部件。譬如,华为P9Plus原装充电器就是由惠州比亚迪供应。

7、博通

华为芯片供应商,博通是全球第二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博通公司为全球大约50%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生产芯片。

8、Fujtsu(富士通)

日本信息通信技术(ICT)供应商,前身为古河电器工业株式会社,曾是全球第二大企业用硬盘驱动器制造商和第四大移动硬盘制造商。

9、Furukawa Electric(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古河电工创立于1884年,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产品涉及信息通信,汽车,电子产品,能源,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

10、ARM

世界最大的IP授权公司,全球有超过95%的智能手机用ARM设计架构的处理器在移动市场几乎ARM一家独大,如谷歌,苹果,高通,IBM,AMD,TI,NXP,华为,小米等一大批厂商都是ARM阵营里的佼佼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